第A8版:消费

省消保委公布第一季度全省消费投诉情况

质量问题占近四成

  •   日前,省消保委公布2017年第一季度全省消费者投诉情况。今年第一季度全省消保委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630件,解决2338件,投诉解决率88.9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72万元。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85件,加倍赔偿金额10万元。家电类投诉环比下降幅度较大,美容美发行业投诉稳居服务类投诉首位,预付卡投诉居高不下。
    质量问题占39.43%,商品类投诉同期减少910件
      根据投诉性质分类,在所有投诉问题中,质量问题占39.43%,其他问题占 22.17%,售后服务问题占11.03%,合同问题占9.62%,虚假宣传问题占7.00%,价格问题占4.79%,安全问题占 2.66%,假冒问题占1.98%,计量问题占1.10%,人格尊严问题占0.23%。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仍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占投诉总量的50%以上。
      根据商品和服务类别分析,2017年第一季度,全省消保委组织受理商品类投诉1579件,其中家用电子电器类共347件,占商品投诉总量的21.98%,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服装鞋帽类、食品类、日用商品类及交通工具类四类商品的投诉量分别居第二到第五位。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商品类投诉量较上年同期减少910件,投诉占比也由去年的64.79下降到60%。其中,家用电子电器类问题投诉量与投诉占比下降的幅度最为明显。
      第一季度,全省消保委组织受理服务类投诉644件,其中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有304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47.20%,位居服务类投诉第一。销售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电信服务及房屋装修物业服务等四类服务投诉分别居第二到第五位。
    网络购物纠纷861件,格式条款藏陷阱
      网购投诉一直备受关注,2017年一季度涉及网络购物引发的纠纷为861件,与上年同期相比稳中有升。
      根据消费者投诉情况,发现产生网购纠纷的主要问题为格式条款藏陷阱(一些电商利用格式条款逃避七天无理由退货)、跨境电商履行难(由于海淘商品具有时效的特殊性,一些跨境电商平台明确规定购买商品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微信代购退货难、争议发生解决难、个人信息安全保障难等问题。
    美容美发行业投诉居服务类首位,预付卡投诉依然居高不下
      第一季度,涉及美容美发的纠纷为95起,位居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第一位。其中,有经营者夸大宣传,美容效果与广告承诺大相径庭。例如,一些美容美发店夸大宣传抬高身价,在店堂广告、橱窗招贴中打出“名店”“名师”“名品”的招牌,推出“特惠”“赠品”等促销措施,宣传“速成”“速效”等虚假信息蒙骗消费者;惯用免费体验伎俩诱导消费;使用劣质的护肤药品、用品等。还有一些美容院不具备专业技术资质,超范围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美容不成反毁容;经营场所环境差,服务质量无保障;未采用正确的程序进行皮肤测试,造成消费者皮肤过敏、受损。
      据了解,一些美容美发店把全外文的化妆品视为名品,表示是原装进口,而在我国正常销售的国外化妆品,都必须有中文标识,须具备卫生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许可证,配备口岸检验合格标志。
      此外,预付卡投诉依然居高不下。据介绍,预付卡消费投诉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健身、摄影与教育培训领域,投诉问题主要有预付卡过期使用遭拒、预付卡挂失补卡遇阻、商家“跑路”或变更使预付卡打水漂,以及经营服务质量缩水、暗设霸王条款限制消费等。
      省消保委相关人员表示,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对预付式消费作出多项规范,为消费者的预付卡消费维权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谢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