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砥砺深耕展风采

——看看这些“三农”劳模是怎样“炼”成的

  □本报记者 李军
  劳动者是美丽的。“五一”前夕,我省一批奋战在“三农”战线的劳动者,作为本系统的代表,先后受到政府表彰,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们中有带领更多农户一起致富的诸暨市绿康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冯永才;发挥蜜蜂精神,做好甜蜜事业的长兴意蜂蜂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邱汝民;当好“茶专家”,提供更多技术指导的松阳县农业局茶叶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叶火香……那么,这些来自“三农”领域的劳模是怎样“炼”成的?近日,记者对他们作了采访。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20多年来,冯永才始终奋战在农村第一线。2006年,他牵头组建了诸暨市绿康果蔬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带领周边农户一起致富。
  “2016年,合作社与385户山区农户签订甘薯订单,共帮扶85户低收入和残疾人农户发展订单甘薯种植。”冯永才说,合作社还成立了绿康残疾人帮扶基金,每年发放种植帮扶资金3万余元,“能够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感到非常开心。”
  冯永才先后荣获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绍兴市劳动模范等称号。“这次被评为全国和省里的劳模,我感到非常激动。”冯永才说,下一步,他准备成立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身体力行,带领更多农户一起致富。
  对于长兴的邱汝民来说,这段时间格外忙碌,他正准备开拓“微养蜂”“宠物养蜂”“城市养蜂”等新的养蜂业务。
  33年来,邱汝民不断创新养蜂技术,取得了显著成绩。他的“长兴意蜂蜂业”年培育蜂王1万只,每年可改良全国低产劣质蜂种50万箱,为全国蜂农直接增加效益达1.2亿元。此外,这些年,他还积极举办养蜂培训班,为蜂农答疑解惑,目前共发展养蜂户100余户,饲养蜜蜂2万余群,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
  得知自己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邱汝民觉得特别荣幸。“做好养蜂事业是我的职责。今年,我要充分发挥蜜蜂精神,做好甜蜜事业,帮助蜂农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继续为推进浙江养蜂业可持续发展尽一份力。”
  叶火香自1991年从杭州农校茶叶专业毕业后,在基层农技推广岗位上发扬“工匠精神”,为松阳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因业绩突出,她先后获得农业部万名农技推广骨干人才、丽水市五一劳动奖章、丽水市十佳高技能人才培训优秀导师等荣誉。
  面对这次获得“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叶火香告诉记者:“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她说,她做的是一份很平凡的工作,她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身后强大团队的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以劳模的标准要求自己、激励自己。”接下来,她要为更多茶农提供更精准的技术指导。
  这些年,浙江“三农”工作能不断取得新成效,离不开“冯永才”“邱汝民”“叶火香”们的顽强坚守和默默奉献,离不开他们的勇于创新和忘我拼搏,是他们谱写了一曲曲响亮的劳动者之歌,展示了我省“三农”人的风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