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具有保障农资供应的传统优势。今年春耕期间,嘉兴市供销社系统从五个方面入手,切实改进农资服务方式,让农民降低春耕备耕成本。
——建办农资消费合作社。借助农合联大平台,一些农资企业与本地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股建办农资消费合作社。社员既能按成本价购买农资,还能按股分红,实现互利双赢。目前,全市已建成3家农资消费合作社,共有农民社员332人。
——积极发展科技农资。构建以线上线下庄稼医院为基础的科技农资服务体系,共建设大小庄稼医院121个,拥有持证庄稼医生576名。今年入春以来,嘉兴市以镇为片区,已组织庄稼医生260多人次进村开展测土配方服务,一村一档录入数据库,力求把化肥农药用量降到最低。桐乡市供销社还针对杭白菊多年连作导致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含量降低等问题,开通网上庄稼医院专线,实现“地上问题网上解决”,共在线解决问题500多个。平湖市供销社举办了无人机使用培训班,通过使用无人机施肥、施药,每亩地能节约肥药成本120元。
——大力推进“低成本”春耕。海宁、桐乡等县继续开展基本农药零差价供应,农药品种由去年的十几个扩展为几十个,去年全年供应价值3380万元的零差价农药,今年估计将增长6%左右,每亩地能为农民节约成本200多元;全覆盖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工作,农民用农药废弃包装物可以到本县供销社网点换钱,单个农户因此年获利在500元左右。
——探索创新农资信贷。各农资企业采取向农民借款、为农民担保、提前分红等不同方式,确保农民“不差钱、心不慌、地不荒”。如南湖区供销社的绿农农资已连续10多年在春耕时节为种植大户向农商银行贷款进行担保,今年担保额300万元。
——开展免费农资下乡活动。今年年初,嘉兴市供销社对市本级经济薄弱村——南湖区三星村、云东村,秀洲区西湖村、千金寺村等进行摸底,3月份共向4个村的80多户特困户送去各种肥料、农技书籍、小包装种子等,总价值5万多元,同时以批发价向当地种植大户优惠供应化肥80吨。 丁少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