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食品药品安全

食用油烧热变成了“沥青”?

监管部门揭开“问题油”视频背后真相

  日前,一个小视频在台州人的朋友圈热传。视频里的大妈说,自己在地下超市买的大豆油,下锅一热就变成了黏糊糊、像沥青一样东西。这个视频一出,网友炸开了锅,纷纷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彻查。听视频中对话的口音是仙居方言,仙居县市场监管局迅速响应。
三种品牌油对比实验都成了“沥青”
  视频中所谓的“问题油”是一款标名“金鼎”的大豆油,这油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仙居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消费维权义工的监督下,从附近超市购买了实验用的金鼎大豆油,以及另外两款常见品牌大豆油作为参照。
  实验中,工作人员取等量的三种油下锅进行烧制,并开始计时,观察是否会出现黏稠的情况(出于安全考虑,烧制时将火力控制在小到中火的范围)。
  10分钟左右,锅内的油开始冒烟。18分钟时,锅内油的外圈出现了人们常说的“油污”。21分30秒左右,油面出现了泡沫。23分50秒左右,关火、静置。27分钟左右,黏稠的“沥青”状出现。
  工作人员待油温冷却后,尝试用手去触碰,看上去真的和视频里的一模一样。
  那其它两种油情况怎么样呢?实验结果,其它两种品牌大豆油也都成了这种沥青状。
专家解释:这是自然的化学现象
  中储粮油脂营销有限公司的运营部经理王建设解释:食用油的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油脂本身又属于碳氢化合物,在加热到180度后会加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物,同时持续高温(280度以上)后会裂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甘油为粘稠状液体)。
  所有的食用油在持续高温条件下,都会因氧化、裂解形成褐色、黑色的胶状物,严重时甚至完全碳化。通俗点说,只要你闲着没事把油倒在锅里什么都不干就一直烧啊烧,烧上十几二十分钟,就可以得到一碗浓稠的黑褐色物体!
  如果食用油都会被熬成这种“沥青”状,那为什么我们平时从来没见过呢?因为一般家里不可能放任油在锅里烧上这么久的,还没冒烟就该下菜了,自然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视频里大妈是怎么把油烧成这样的
  视频中的这位大妈也被请到了实验现场,同时她还带上了自己当天烧过的油和锅,又烧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样。这下大妈相信了,结果还真不是因为这金鼎大豆油自身问题导致的。接下来大妈说的这番话,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那一天在家里准备做麦油脂,麦油脂的皮上需要刷油,就打算热一小锅油拿来刷。在热的时候想到鸭蛋没有拿,就跑去拿了几个鸭蛋(没有关火)。离开一阵子后,邻居发现这锅里的油好像热得有点过,就帮她把火关了,之后就发现油锅里的油变成黏糊糊的东西了。
  虽然已证明粘稠状(沥青油)并非金鼎大豆油个例,而是食用油加热不当后的共性现象,但是为了给广大消费者一个明确说法,仙居县市场监管局已经对金鼎大豆油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具体是否合格达标,结果出来后会第一时间公布。 冼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