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一打三整治”协调小组会议提出

推进渔场修复振兴由初见成效到大见成效

  □本报记者 杨凌紫
  本报讯 4月7日,记者从在杭州召开的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协调小组第四次成员单位(扩大)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着力将“一打三整治”推向纵深,全力推进渔场修复振兴“由初见成效到大见成效”,为国家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浙江样本和浙江经验。
  会议强调,今年是浙江渔场修复振兴和“一打三整治”行动巩固战果、完善体系的关键一年。要进一步摸清“渔业、渔区、渔民”底数,切实找准渔场修复振兴和“一打三整治”行动的实践方位。要进一步梳理问题,重点在压减捕捞产能、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弃捕渔民转产转业上下功夫,拉高推进渔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标杆。要进一步完善目标体系、政策体系、责任体系,协同推进海洋与渔业工作全面转型。
  会上,省“一打三整治”协调小组办公室提出了今年渔场修复振兴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一是坚定不移打好“两战”,拟于4月中旬全面启动2017年“幼鱼保护攻坚战”和“伏季休渔保护战”,严厉打击滥捕、滥销幼鱼和伏休偷捕等违法行为;二是整治“绝户网”,确保基本实现“绝户网”在码头、停港渔船、沿海滩涂“三不见”;三是“减船减产”,今年要压减海洋捕捞产能6.45万千瓦、产量28万吨;四是整治海洋环境污染,全力推进入海排污口整治、水产养殖和海洋船舶油类污染管控、海洋生态修复等工作;五是研究制订兼顾资源保护、渔民生计、就业创业、渔业管理的贯彻意见和举措,推动渔民转产转业,确保弃捕渔民收入不下降、生活有改善、退出不回流;六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治理水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