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名品

松阳茶叶:清风雨液 香飘四方

  •   道人晓出西屏山,来施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液今何有?东坡有意续茶经,要使祖谦名不朽。
      北宋时期,苏轼与居住在松阳的祖谦禅师饮琼品茗时留下千古诗句,道出了松阳悠久的茶史和茶文化。
      茶叶自古是松阳的传统农业产业,在当地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使其真正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致富产业,还是近十年来其突飞猛进的发展。
      近十年来,松阳县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茶业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不断完善茶产业链,自2008年以来,每年三月举办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搭建平台,使得松阳茶产业发生了华丽嬗变,小小的一片茶叶成为致富千万农民的“生态绿叶”和“致富金叶”。
    种植模式 绿色生态
      每当春茶上市时节,走进松阳茶园,可以看到悬挂在茶园里的一片片黄板随风荡漾,成为茶叶害虫黑刺粉虱的“坟墓”;夜间,太阳能杀虫灯散发出淡淡的幽光,将茶园中飞虫一举歼灭……
      这就是松阳茶叶的生产新模式——绿色防控,生态种植。
      早在2005年,松阳引进昆虫信息素诱捕器,防控病虫害,先后制订颁布“松阳银猴”茶地方农业标准和松阳茶省级地方标准,规范松阳10余万亩茶叶的种植,同时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茶商大会上传递出的先进生产理念,更新了松阳茶农的传统观念,先进的种植模式得到推广应用,茶叶的品质也随之大幅提升。
      上安村茶农刘伟明经常将自家种植的茶叶送往农产品质检中心“体检”;茶农叶洪清在外石塘村的茶叶基地上安装了6个探头和两个“路由器”,通过无线网络将茶叶种植、采摘、管理等“成长信息”晒到淘宝网上,让买家一目了然;有心的茶农从茶商大会上获悉商机,引种经济效益更高的“黄金叶”“紫鹃”等茶叶新品种;更有不少“松阳茶师”走出松阳,走向全国,将松阳茶叶的先进种植模式传播到全国各茶叶产区,目前“松阳茶师”在外地开发的茶叶基地达3万余亩。
      自2012年以来,松阳已连续5年被列为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区,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茶叶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2016年,松阳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并成为全省首个全县域整体认证的基地县。
    跨界开发 细分市场
      从绿茶到红茶、黑茶,从螺形茶到直条茶、针形茶,再到速溶茶粉、茶爽、茶多酚含片……直至系列茶机研发与生产,松阳的茶产业一直在按照市场需求不断转型升级、发展壮大。
      随着茶产业的发展和分工的细化,部分茶农率先从茶叶种植领域脱身出来,专注于茶叶加工,并通过每年的茶商大会,把事业越做越大。
      横溪村茶农刘以尧自从取得SC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后,每年生产加工的6万公斤茶叶不出家门就被外地茶商抢购一空;上安村茶农袁启章原来是加工绿茶的好手,每年参加茶商大会,并从中了解市场行情以及各产茶地的信息,2011年他自费到福建学习红茶加工技术,如今成了红、绿茶加工的“双能手”。
      不仅仅是茶农,松阳的一批茶企也在茶商大会“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理念的熏陶下,涉足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领域。
      浙江振通宏茶业有限公司早在2008年就开始生产速溶茶粉,浙江茗阳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成功茶爽、茶葆素等系列产品,浙江碧云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制出茶酒、茶工艺品等等,此外,茶叶籽油、茶叶年糕、茶叶香肠、茶叶熏腿、茶菜肴、茶饲料、茶肥料等多领域、多元化产品的开发利用,都为松阳茶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添了活力。2016年,松阳茶叶资源综合利用产值突破5亿元。
      与此同时,松阳的传统扁形茶加工设备也经历了一次历史性变革。近年来,松阳相继出台了《松阳县茶叶初加工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推进茶叶初加工户规范生产的意见》,提升改造了3000余家茶叶加工户的设备。2014年10月,在赤寿和竹客口茶叶加工区块建成了48幢制茶标准厂房,为茶叶加工转型升级提供保障。截至目前,松阳已培育省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市级茶叶龙头企业15家;获省级名牌产品(农产品)5个,市级名牌产品5个;浙江振通宏茶业公司、浙江碧云天农业公司成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网上网下 风生水起
      2016年,浙南茶叶市场年交易量7.62万吨,交易额50.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0%和6.07%。
      浙南茶叶市场网上商城入驻商家140家,销售额1.59亿元,全县200多家茶商网络销售额达到2.5亿元,占全县茶叶产值的19.3%。
      一组组数据,反映出松阳茶产业取得的佳绩。
      走进浙南茶叶市场,各类茶叶产品一应俱全,每年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4000多位茶商都会来市场挑选产品。一批来自福建等省以及省内金华、绍兴、萧山等地的茶商,常驻市场,收购茶产品。
      统计数据显示,浙南茶叶市场辐射和带动浙江和福建、湖北、江西、安徽、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市1000余万亩茶园,惠及茶农150余万,销售网络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市场交易量、交易额连续多年居全国同类市场第一。
      2016年10月16日,“中国绿茶产业电子商务基地”正式落户松阳,计划三年内为中国绿茶交易平台引进或推动不少于1000家产业上下游企业入驻平台,三年内力争交易额突破10亿元。
    融合发展 活力四射
      一年一度的茶商大会,成了茶业界的节日。与此同时,围绕“茶”字而兴起的产业不断涌现,旅游业、民宿业、运动休闲养生业等因茶而蓬勃发展。
      畅游中国自驾游联盟活动、“十城百社千车万人游松阳”、杭州松阳假日旅游直通车活动、“发现松阳之美”定向骑行活动等每年在松阳举办。
      中国浙江自行车系列公开赛——松阳大木山茶园山地车越野绕圈赛连续四年在大木山骑行茶园举行。
      2015年,大木山茶园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周边茶隐、小茶姑娘、茶田李下等茶文化主题民宿(茶家乐)相继涌现,茶产业跨界融合迸发出勃勃生机。
      如今,松阳有10万人从事茶产业,茶园面积12.37万亩,形成了40%的人口从事茶产业,50%的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的农业产值来源于茶产业的发展格局;形成了“种茶的只管种、制茶的只管制、销售的只管销”的产业分工格局和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近十年来,松阳县先后收获“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绿色生态茶叶之乡”“中国绿茶集散地”“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等诸多国字号名片;“松阳银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最具经营力品牌”“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浙南茶叶市场被列为“农业部定点市场”“中国商品百强市场”“中国绿茶第一市”,成为全国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地;中国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成为浙江省最具影响力十大农事节庆。
      看,一幅打造全国茶产业强县,使茶产业成为建一方生态、富一方百姓、兴一方经济的小康产业蓝图正在松古大地徐徐展开…… 孙志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