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军 杨凌紫
“今天村里有个支农惠农大型服务活动,一定要去看看!”3月24日一大早,诸暨市枫桥镇杜黄新村村民王保根就和不少村民赶到该村的杜黄桥文化广场,参加正在那里举行的2017年农业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暨浙江省春耕备耕助农增收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不少农业经营主体闻讯也纷纷赶来,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农业部总畜牧师马爱国、浙江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出席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并讲话,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广德福主持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蒋珍贵等领导出席。
在启动仪式上,浙江省农资行业发展促进会王仁炎会长宣读农资诚信生产经营倡议书,阿里巴巴集团乡村农业生产商家合作及创新发展部王延哲总经理宣读农资电商平台承诺书。活动现场开展了送政策、送技术、送农资、送信息和送服务活动。
咨询培训引热潮
“我家农场种植的香榧叶子上出现绿藻,这是怎么回事?”“我有200亩稻田,但田块比较分散,您能帮我推荐一款方便喷洒农药的机器吗?”……虽然下着连绵细雨,但启动仪式上设立的现场咨询区和展示活动区围满了前来咨询的农民,他们有的忙着选购种子、化肥,有的围着专家咨询种植技术。
在优质农资展示展销区,听了专家讲解真假农资的鉴别方法后,农民们恍然大悟,不少人还对现场展示的高效有机肥料产生了浓厚兴趣。“我种了200多亩香榧,近年来产量一直上不去,该用哪些肥料来提高产果量?”诸暨市赵家镇上京村宣新龙家庭农场负责人宣新龙一边向专家展示自家果树的照片,一边提问,有关专家耐心地向他作了解答。他打算按专家的建议,先给种植基地做次土壤检测,确定其酸碱度、微量元素含量,再有针对性地施用肥料。
现场咨询热火朝天,正在杜黄新村法治大讲堂举办的以“强化农产品营销,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题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也挤满了前来听课的种粮大户、合作社负责人。诸暨市江藻镇青塔村种粮大户何伟江是个“粮二代”,听说活动现场有省里的专家来举办营销培训班,立马赶来听课“取经”。“我家种了400多亩水稻,去年平均亩产750公斤左右,除了以订单方式卖给国家,还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客户卖了1万公斤稻谷。总的来说,我还面临自主销售渠道少的问题。这次培训课讲到如何捕捉市场信息、如何依靠品牌创造农产品卖点,这些对今后的营销有很大帮助。”听了培训课,何伟江非常兴奋,他对今年农产品销售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惠农服务实打实
近日,省农业厅、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等三厅局联合出台《关于抓好2017年粮食产销工作的意见》,扶持粮食生产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春备耕生产是夺取粮食高产的第一步。眼下,全省春备耕的号角已全面吹响,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掀起了一股春耕备耕的热潮。
林健东在启动仪式上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和春耕备耕助农增收服务,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及时组织农业系统广大干部、技术专家、农业执法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做好农用物资供应,深入开展“绿剑”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农民买到放心农资;要加大对《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农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要通过培训、上门服务、张贴公示等途径,多形式宣传种粮政策,让种粮农民吃上“定心丸”,推动春耕生产有力有序开展。
为助当地春耕生产一臂之力,在启动仪式上,农业部和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组织农资、农机企业向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赠送了价值50万元的早稻种子、农药、肥料、插秧机、发芽器等春耕备耕农用物资,并给活动中赠送的每台农机都附了农业机械综合保险。
进村入户解农忧
为了解春耕生产中粮农遇到的实际困难,由省农业厅副厅长陈利江带队,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和专家还进村入户,走访了附近的种粮大户,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
杜黄新村种粮大户詹宏法种粮已有20多年,今年他准备种600亩水稻,其中早稻300亩。连日来,他忙着指导雇工开展翻耕、育秧等工作。他说,现在种粮成本比较高,希望政府能够在种粮补贴上给予更多扶持。
陈利江向他介绍了今年省里对粮食生产主体的扶持政策,并代表有关单位给他送了一台新型高速水稻插秧机和1吨复合肥。“明白了种粮的新政策,有了这些农机、肥料,今年我要鼓足劲道加油干。”詹宏法乐呵呵地说。
和詹宏法一样,该村的另一位种粮大户楼望焕也收获了惊喜。2002年,楼望焕从杭州回到诸暨老家种粮,经过多年的打拼,种粮规模不断扩大。今年,他打算种植水稻1020亩,其中早稻350亩。楼望焕说,目前,他有大型插秧机1台,大型收割机3台,大型拖拉机3台,烘干机3台,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1条,还有一些小型农机。“机械化种粮省工又省力,可方便了!”楼望焕赞叹道。陈利江勉励他提高农机利用率,加强全程机械化服务,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他还代表有关单位赠送给楼望焕2吨化肥。
这些种粮大户表示,今年一定要把粮食种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