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技术
因地制宜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等利用技术,整体推进区域内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1.秸秆肥料化利用。实施水稻、大小麦等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或加工有机肥还田,提高秸秆肥料化利用水平:一是在浙北等平原地区科学合理地推行秸秆机械粉碎翻耕还田技术;二是利用秸秆混配畜禽粪便加工有机肥还田利用;三是在山垅田、小块地等机械不宜操作地区开展秸秆覆盖还田、行间铺草等方式还田利用。2.秸秆饲料化利用。利用玉米、茭白、水稻秸秆青贮、氨化、微贮技术或加工颗粒,作为草食动物饲料,推进秸秆养畜产业。3.秸秆能源化利用。积极推广秸秆固化成型、炭化等技术,推进生物质能利用。4.秸秆基料化利用。推广秸秆搭配牛粪、鸡粪、麦麸、豆饼或米糠等原料加工成食用菌等栽培基质。
2水稻叠盘出苗技术
水稻叠盘出苗技术是指用播种流水线播种,将播种好的秧盘先进行叠放,每叠20-25盘,集中放入能控温控湿的标准育秧温室内或叠放在大棚内进行出苗,待芽长1厘米左右再移入育秧棚或秧田进行秧苗培育的一种机插秧育秧技术。如果是标准温室育秧的,育秧温室温度控制在30℃-32℃,最高不能超过35℃,湿度控制在90%以上。如果是放在大棚内叠盘出苗的,每叠最上面要放上一盘装土但不播种的秧盘或是空盘,再在外面盖上塑料薄膜或打湿的棉麻织物,将所有秧盘包住,进行保温保湿出苗。建议采用水稻专用育秧基质育秧。播种时秧盘内加水一定要加足,但也不能过多造成积水,加到基质全部变湿但盘底不滴水为好。叠盘时间以叠到芽长1厘米左右为标准,不宜太短和太长。标准温室育秧一般叠盘出苗48小时左右,其它方式叠盘出苗视气温高低而定,一般3-5天。该项技术有利于提高机插秧出苗整齐度和出苗率,秧苗健壮,可减少机插漏插率,为获取高产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现有育秧中心的供秧服务能力和供秧范围,降低育苗成本。
3鲜食大豆、玉米分带间作隔季轮作技术
鲜食大豆、玉米分带间作可以在同一个上市季节同时收获鲜食大豆和鲜食玉米,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能提高经济效益。玉米首选大穗高产品种,大豆则应选耐荫、耐肥水品种。鲜食大豆和鲜食玉米分带间作有两种玉米群体配置方式,一是玉米密度与纯作一致,二是相应减少为纯作的一半。从产量和经济效益以及方便管理角度来看,栽培上宜采用鲜食大豆与鲜食玉米2∶2(一畦大豆一畦玉米,每畦种植大豆或玉米各两行)的带状间作方式,可在基本不影响鲜食玉米产量的情况下,增收30%多的鲜食大豆产量,总量增收20%以上,与鲜食玉米纯作相比,增值30%、增收120%以上。在春季分带间作的基础上,秋季实行玉米和大豆换畦种植,即分带轮作,更有利于大豆和玉米的生长,获得高产。
4畜禽养殖节水减排技术
①技术概况
以生态循环为理念,以源头控制为前提,以综合利用为方向,突出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做到全程有效控制,从而达到规模养殖场节水生产的目的。
②技术要点
改进清粪工艺。改水冲粪和水泡粪工艺为干清粪工艺,及时、有效地清除畜舍内的粪便、尿液,保持畜舍环境卫生,减少粪污清理过程中的用水,保持固体粪便的营养物,提高有机肥肥效,降低后续粪尿处理的成本。
增加设施设备投入。一是将传统饮水器改为碗式饮水器或其它限位饮水盘,减少了猪玩水和饮水时嘴角漏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二是在喷雾降温时采用自动控制仪表,根据气温设置喷淋时间和间隔时间,改变以往不间断、连续喷淋的做法;三是改造栏舍安装粪尿自动分离清粪系统,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提高工效;四是配备使用压力大、需水量少的高压水枪冲洗栏舍和猪群的转栏消毒,在提高冲洗效果的同时,将用水量降到最低;五是中水回用,循环利用处理后的养殖废水用于养殖场清洗和农业灌溉,达到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水减排的目的。
强化节水意识。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提高饲养员的节约用水和环保意识。养猪场每栋猪舍都独立安装水表,由指定的饲养员去计算每个水表的用水量,通过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解决水的滴漏、过量用水等问题。
5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
设施蔬菜生产通过筛选抗病优质专用品种、采用水旱轮作等种植模式,并进行土壤消毒、合理密植、清洁田园、健身栽培等农业防治措施,提高植株抗性;覆盖防虫网、悬挂色板、杀虫灯、昆虫性诱剂,释放瓢虫、捕食螨,田间栽培蜜源植物等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利用植物源农药印楝素、苦参碱、矿物油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根据不同瓜菜种类品种、目标产量、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肥规律,制定平衡施肥方案,基肥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追肥提倡采用微滴灌等方式,氮磷钾等元素合理配比,适当喷施叶面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提高设施蔬菜产量品质和效益。
6茶叶机械化修剪、采摘技术
①机械化修剪技术
为适应机械化采摘的要求,根据茶树长势及茶树蓬面情况使用不同的茶树修剪机对茶园进行机械化修剪(茶树修剪机包括单人修剪机、双人平行修剪机、双人弧形修剪机、乘坐式修剪机等),其技术要点如下。
每次机械化采摘后,根据茶树的长势,对茶树进行适当的轻修剪,以满足下一次机械化采摘的需要;秋茶采摘后对茶树应进行一次中修剪,促使其来年长势一致;对采摘多年后的老茶园,应根据长势,深秋后进行一次重修剪,修剪至离根部40-60厘米(视茶树而定),促使其来年重新抽枝、旺发。
②机械化采摘技术
机械化采摘技术已成为我省大宗茶采摘的重要采摘方式和大宗茶生产节本增效的重要技术措施。茶叶采摘机械包括分单人采茶机、双人平行采茶机、双人弧形采茶机、乘坐式采茶机等。其技术要点如下。(1)采茶机的选择。使用何种采茶机作业,应与茶树修剪机对茶园进行机械化修剪后的茶树长势及茶树蓬面情况相适应。(2)适期机采。就茶园产值而言,春茶标准新梢80%开采,夏茶标准新梢60%开采时,经济效益达到最高值。考虑到茶叶市场有向高档、优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一般认为红、绿茶类标准新梢达到60%-80%时,为机采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