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裘云峰
本报讯 “村里给每位村民发放‘年终奖’的场面可热闹了!”近日,记者在台州市黄岩区新前街道西范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傅永德说起村里分红的场景仍激动不已。不久前,西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给 2195个社员每人发放了4000元年终分红。
2016年西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经济总收入达1700多万元,而2008年的总收入还只有180万元。数年时间村集体经济增长了近10倍。为管好这笔钱,让账目透明清楚,西范村动了不少脑筋。“每个月的15日和30日晚上,村两委会成员都要集中办工,对一段时间内产生的票据进行审核,所有成员都要在票据背面签字认可方能通过;每个月的头一天,村里召开村民会议,向村民代表公开上月账目,并接受村监会的审核。”傅永德告诉记者。
同行的黄岩区农林局农经站工作人员袁颖告诉记者,为实现农村“三资”民主化管理,黄岩建立了以“五步法”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理财议事机制:一是民主提案:村级组织、本村村民提出提案,并由村党支部进行初步审核;二是民主议案:对经审核通过的提案,由村级组织商定初步方案,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并广泛征求社员或社员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后形成表决方案;三是民主表决:召开社员会议或社员代表会议对表决方案进行表决,并形成书面决议;四是公开承诺:村级组织对表决通过的事项作出公开承诺,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五是民主监督:对理财议事结果进行公示,并监督组织实施。
除了村级层面的管理,黄岩还出台多项举措,为农村集体“三资”加装“安全锁”。
在黄岩区北城街道办事处大厅里,记者看到了一套财务政务多媒体查询系统,人们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查到辖区所有村的资金、资产、资源、票据等详细信息。
“镇里聘了两个代理会计,负责辖区内26个村的做账工作。”北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林如东告诉记者,全区19个乡镇(街道)都一样,各村每个月将产生的票据统一交到乡镇(街道)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由中心代理会计录入会计凭证,并将所有的原始票据、经济合同等资料扫描到“三资”监管系统。这样,各村村民就可通过乡镇(街道)的触控一体机随时查看村级财务公开表和相关业务的原始票据,区乡两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监管客户端随时查看各村的财务收支、资产租赁和原始票据真实情况,实现对农村集体“三资”的实时预警监督。
黄岩区还规定,村经济合作社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并统一指定一家银行,从而有效防止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暗箱操作”。
近年来,黄岩区逐步形成了以主体建设为基础、规范管理为核心、创新体制为重点、队伍建设为保障的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机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2016年,全区各村集体资产总额达37亿余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41%和6.5%。去年12月,黄岩区被评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