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从一袋卖10元到一个卖8元

常山胡柚减量提质实现华丽转身

  □见习记者 季颖
  本报讯 2月22日,虽然天下着雨,气温有点低,但常山县招贤镇樊村村利卿果业专业合作社里一派繁忙,员工正在装箱打包分拣好的胡柚。随着春节后销售高峰的来临,该合作社每天要出货800余箱。让合作社负责人樊利卿心头热乎的,是今年胡柚的销售价格。“我们生产的精品胡柚,一个就能卖到8元,以前,一袋4公斤装的胡柚才卖10元。”樊利卿说。
  胡柚是常山县的招牌特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常山就把胡柚作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胡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常山胡柚面临品质下降、销售层次不高等问题,种植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也不高,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单一,因此,加快胡柚产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从一袋卖10元到一个卖8元,是该县推进胡柚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尤其是去年以来,该县以胡柚园流转为抓手,大力推进胡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根据流转果园规模大小,经营主体可获得每亩450元至750元不等的补贴。与此同时,按照分类改造、提升一批的思路,采取统一修剪、统一增施有机(饼)肥、统一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改造提升低产、低效胡柚园。
  与此同时,该县着力打通胡柚销售渠道,重点经营好胡柚专卖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电子商务市场、大宗商品挂牌交易市场、出口市场和大众农贸批发市场等6个市场。他们依托农村淘宝、天猫商城、特色中国衢州馆等网购平台,开展胡柚网上销售。至目前,全县共有胡柚网店300多家,这些网店去年销售胡柚6000吨。
  近年来,该县胡柚企业还开发出胡柚宝(黄酮素)、胡柚精油、柚子茶、胡柚酵素、果脯等10多个产品,推动胡柚往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常山县胡柚研究院高级农艺师毕旭灿告诉记者,用胡柚小青果为原料制成的胡柚片还以“衢枳壳”的名义,列入了2015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实现了药食同源。“受冻害影响,胡柚产量去年有所下降,但由于胡柚品质提高,以及精深加工率和小青果综合利用率的提升,产值不降反升,全年产值达6亿多元,比上年增加近一半。”毕旭灿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