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不恋都市回家乡子承父业种兰花

90后小伙建起兰花精品园

  •   建德市杨村桥镇绪塘村26岁的沈奇宋凯大学毕业在上海滩闯荡3年之后,毅然回乡跟父母从事兰花种植,建成了该市首座标准化兰花精品栽培种植园,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2014年,沈奇宋凯从上海建桥学院机械设计专业毕业后,在上海市找到了一份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一个月收入5000多元。开始,小沈觉得自己所学与从事的行业相关,肯定会有好的发展前途。然而,每天对着设计图纸与发动机模具,小沈渐渐感到工作的兴趣并不在此。“每次研发一个新产品短时半个月,长时数个月,难得回家,也十分想念父母亲。”
      同时,沈奇宋凯觉得在上海工作生活成本太高,不如到杭州另谋出路,离家也近一些。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家人时,父母十分理解。就这样,沈奇宋凯告别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工作驿站,到杭州找工作。
      然而,沈奇宋凯在杭州跑了20多家单位,花了几个月也没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最终回到老家建德父母的身边。
      沈奇宋凯的父母在家从事兰花种植已有20多年,有一个简易的兰花种植场,还培育出大量不同的兰花品种。可他们都已年过半百,思想观念、种植技术、经营能力等方面跟不上时代发展,效益并不怎么好。
      2016年4月,沈奇宋凯陪母亲到杭州市和平广场参加花卉展,当他得知一苗翠丰兰,价值高达6万元时,非常吃惊。没想到一盆兰花,抵得过自己在上海工作一年的工资,让他感触很深,便有了跟随父母种兰花的愿望。得知他的想法后,他的父母十分开心,然而,沈奇宋凯的爷爷却感到遗憾。他爷爷觉得,孙子大学毕业就该在城里工作,回家从事农业太辛苦。沈奇宋凯的父亲说:“长辈们都想不通,怪我把儿子叫回家来种兰花。其实从事兰花产业收入不会比在外打工差!”“什么叫春兰、什么叫惠兰;怎样识别兰花,如何辨别精品兰花……”沈奇宋凯像小学生一样,每天跟着父母一边建设标准化兰花种植园,一边认真学习兰花标准化设施栽培技术。尤其是在建造800平方米的钢架设施时,正逢盛夏,他每天与工人一起顶烈日、战高温,起早摸黑,不怕苦不怕累,从一名白面书生变成了淳朴憨厚的小农夫。在父母的指导下,如今沈奇宋凯掌握了不少兰花种植技术。“现代农业拼的不是体力,是科技与文化。我现在要学的东西很多,如兰花品种的鉴别、鉴赏;学习掌握市场信息、电商、微信等销售渠道!”沈奇宋凯信心满满地说道。
      新春伊始,沈奇宋凯就在兰花精品栽培种植园忙碌,给一盆盆兰花浇水保湿。他说:“虽然创业路上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像父母一样,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这条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的!”如今,哪里有花展、有农业技术培训等,沈奇宋凯都会去积极参加,不断提高自己的兰花种植水平和鉴别能力,开阔视野。在营销上,他通过微信朋友圈、电商平台等,将培育成的优质兰花销往全国各地。
    宁文武
    沈奇宋凯(右)与母亲一起鉴别兰花品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