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霙 文/摄
近年来,在丽水莲都区的山区农村,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农户养起土蜂,当地农业部门通过“十箱万元助低收入农户增收”精准扶贫模式,实现当地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更通过探索农旅融合拓展养蜂业发展空间。
“十箱万元”,蜂农蜂企联手实现
冬日余寒还未消尽,春日的甜蜜清香就已飘散在莲都区黄村乡严鸟村的农家大院里。“年纪大了,一些繁重的工作没法干了,养蜂很适合我们这些老人,既省力,赚到的钱也不少!”严鸟村村民郑子云去年开始养了十箱土蜂,产出的蜂蜜每公斤卖到了200元,才大半年光景,就让他增加了1万元左右的收入,这让老郑开心得合不拢嘴。
亲眼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后,很多村民坐不住了,他们纷纷到黄村乡农技服务站打听起养蜂事宜,准备加入“养蜂大军”。“养土蜂并不难。土蜂又叫中蜂,和过去蜂农普遍养殖的意大利蜜蜂相比,它更善于在蜜源较为分散的山区采蜜,虽然产量较低,但养殖技术要求不高,很适合我们这儿的农户养殖。”黄村乡农技服务站站长武文俊告诉记者,“把蜂箱放在家门口,村民平时该忙啥忙啥,几乎不用照看,这附近山里的蜜源植物多,产出的蜂蜜质量非常好。”
黄村乡是丽水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乡镇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该地区非常适合发展养蜂业。从去年起,该乡开始引导当地农民养蜂脱贫。据了解,目前,黄村乡共有153个养蜂户,拥有中蜂1111群。
去年3月,丽水着手实施“十箱万元助低收入农户增收”扶持项目,莲都区随后出台相关项目的实施方案。“所谓‘十箱万元’,就是在有一定蜜源植物条件的地区,遴选出有蜜蜂养殖基础和意向的留守农民或低收入农户,每户发展中蜂养殖10箱以上,户均实现增收万元以上。”莲都区畜牧兽医局局长梁聪女说,“‘十箱万元助低收入农户增收’计划使‘输血’扶贫变为‘造血’扶贫,从而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形成了具有莲都特色的中蜂助农增收示范模式。”
蜂养好了,保障销路是关键。梁聪女说:“我们要让更多低收入农民尝到土蜂蜜的‘甜’,就要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为此,莲都区依托当地蜂业龙头企业和蜂业专业合作社,采取统一蜂种、蜂具、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的形式,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中蜂养殖。
丽水市处州蜂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剑对此深有感触。前年开始,该公司就与低收入农户结对,从最开始的七八户,发展到今年的16户,单凭养蜂,这些农户每年就有2万-3万不等的额外收入。张剑表示,只有让农民不再担心养殖技术和销路问题,他们才敢加入到养蜂的队伍中来。“我们为这些农户免费提供蜂种、蜂箱,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产出的蜂蜜也会按协议价回收,这样一来,农民养蜂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张剑说。如今,公司除了自有中蜂1800箱,在省内有30多个放蜂点,与农户合作的蜂箱约2万箱。
养蜂业的培育是丽水将畜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扶贫有机结合的有效实践,通过养蜂扶贫,拓宽农民的就业门路,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据悉,截至2016年底,丽水共计扶持210户低收入农户养蜂,新增中蜂2415群,户均增收12583元。
农旅融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莲都区老竹镇丁公村的丽水处州蜂业蜜蜂养殖基地,一个集蜜蜂养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处州蜂业园”已初显雏形。沿着山路逐级而上,沿路布设了“蜂雨亭”、山顶平台等多个供游人休憩的地方,站在山顶俯瞰,低丘被改造成了层层梯田,种满了各式蜜源植物,百余个蜂箱分布其中。
“这个蜂业园既是土蜂授粉、采蜜的生产车间,也是游客了解蜜蜂文化,感受蜂农生产生活,体验招蜂、取蜜的地方。”一聊起蜜蜂,张剑侃侃而谈。他指着一个有两层楼高、正在建设中的“蜂桶”说,“这个超大型蜂桶是按照1:15的比例放大建造的,桶内巢脾和巢梁一应俱全,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小蜜蜂酿蜜的全过程,了解与蜜蜂相关的科普知识。”
处州蜂业园内到处充满着文化气息。在园内一角,陈列着张剑从丽水各地搜集来的蜂箱,有圆桶分层蜂箱、中蜂双层蜂箱、格子分层蜂箱等,就像一个蜂箱博物馆;长廊上,到处张贴着关于蜜蜂知识的科普宣传画,“蜜蜂有几个蜂种?”“蜂王、工蜂在蜜蜂家族中各起什么作用?”等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去年,“处州蜂业”入选成为我省首批美丽生态牧场。为了做亮这张金名片,张剑认为,除了坚持走原生态无添加的纯土蜂蜜高品质路线,实现由“卖产品”向“卖文化”的转型也尤为重要。“我的目标是把蜂业园打造成为可以参观、体验、游玩的地方,让它成为蜂文化的传播地。”开园至今半年时间,该园区已接待参观者约两万人次,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20%左右。
同样,也在动着农旅融合脑筋的还有严鸟村。“目前,村里已经开辟出40多亩地,准备种上矢车菊等蜜源植物,再过几个月这里将成为一片花海,一方面可以作为土蜂的蜜源地,另一方面希望能为村里吸引来游客。”严鸟村村支书方柳庄说。
梁聪女认为,利用丽水优越的生态旅游资源,养蜂业与休闲、观光相结合,把蜜蜂文化根植入旅游,将成为今后蜂产业发展的方向。“农旅融合是今后莲都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全方位提升文化软实力可以促进蜂产业发展。”
如今,丽水已经形成村村有养殖、乡乡有规模的中蜂特色养殖格局,正在实现从“卖产品”向“卖文化”“卖健康”的华丽转身。养蜂业已成为丽水山区农民脱贫增收的源头活水,是从绿水青山中寻找金山银山的最佳富民产业之一。
严鸟村村民查看蜂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