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水稻轮作是一种“千斤粮万元钱”水旱轮作种植模式,在缙云、莲都、龙泉、云和、庆元等香菇主产区,年推广应用面积1万余亩。通过种植水稻,可大大减少田里的好气性杂菌以及危害香菇生产的蚁类、螨类和菇蝇等害虫的发生;而旱地栽培香菇,则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性能,从而促进轮作水稻的根系生长,植株健壮,减轻水稻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该模式的推广应用解决了农村土地季节性闲置问题,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产量效益
作物产量(千克/亩)产值(元/亩)净利润(元/亩)
香菇水稻合计
7500520-600001250612503800055038550
茬口安排
作物 制棒(插秧)期 采收期
香菇水稻6-8月5月中下旬11月初-翌年5月
10月中旬
关键技术
一、香菇
菌棒制作:按杂木屑77%、麦麸20%、糖1%、石膏粉2%的比例配制原料,具体视香菇品种作适当调整。拌料要均匀,基质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松紧适度,及时灭菌接种。
发菌管理:在室外荫棚里发菌,高温时期,应采取降温措施,如散堆、减少堆叠层数、 棚顶喷水等;生长前期在黑暗室里培养,后期可增加散射光,可通过刺孔通气缩短菌丝生理成熟时间。
出菇管理:分秋菇、冬菇和春菇等三类,早秋季节应采取降温、保湿、增氧、防霉等措施,中秋后可增加光照,以促进出菇。冬菇生产管理主要是减少通风换气,以增温、保温为主;春菇生产管理采取降温、补足水分、加强通风等措施。二、水稻
选用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的水稻品种,如“中浙优8号”“甬优15号”“甬优17号”等。4月下旬育苗,5月上中旬,当香菇采收结束后,将田翻耕耙平,5月下旬移栽,生产管理上,重点做好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矮缩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 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 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