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

垃圾分一分 村庄面貌新

  □见习记者 杨凌紫
  1月29日,大年初二早上6时多,建德市大慈岩镇大慈岩村保洁员方松其就拿上扫把,推着垃圾车,开始清扫村庄。年逾古稀但身板硬朗的方松其在农村保洁员岗位上已坚守了16年,多次被评为市级、镇级优秀保洁员。“春节期间是一年中垃圾最多的时候。由于现在村里实行垃圾分类制度,相比过去,我们清理起来更加方便了。”方松其说。他负责的片区面积有3平方公里左右,到下午5时,清理出的10多车垃圾已集中放置在村垃圾分类投放点,等待着清运车将其运送到大慈岩镇的垃圾处理中心。
  据大慈岩村党支部委员方晓东介绍,去年4月,村里开始尝试推行垃圾分类。目前,全村设立了6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每个点均摆有可腐烂、不可腐烂、有害三个类别的垃圾桶,并成立有一名村干部和两名党员参加的监督小组,检查督促村民做好垃圾的分类投放。“针对厨卫垃圾较多的实际,村里给每户农家发放了小型垃圾桶,要求村民单独存放厨卫垃圾,并派专人每天上门回收。收集起来的厨卫垃圾会被送到镇垃圾处理中心加工成有机肥料,供农户免费使用。”方晓东说。
  垃圾分类工作推行之初困难重重,村民埋怨“太麻烦”,认为“城市都难做到,农村更搞不起来”。“为此,村里多次召开现场会,指导村民们如何分类,并鼓励党员干部家庭带头。村里还将垃圾分类纳入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考核。”方晓东告诉记者,今年,村里将实行垃圾分类投放专项考核制度,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