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为推进更高层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保障

中央一号文件引起我省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

  □本报记者 徐琳 见习记者 李军 唐豪 杨凌紫 季颖
  本报讯 2月5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起我省各界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各地党政领导,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主体,“三农”工作者和专家学者认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实际,抓住了“三农”问题的关键,含金量很高,为浙江推进更高层次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必将使我省的“三农”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文件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举措,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钱文荣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浙江的“三农”发展急需要注入改革的新动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将为浙江抓紧推进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上“三农”发展短板,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为率先走上乡村复兴之路提供新动能。省政府咨询委员会“三农”发展组组长顾益康表示,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就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等城乡综合配套系统性制度改革和财政金融政策调整。
  从事三叶青种植及产品开发的杭州三叶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鑫瀚说,文件提出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他们正在根据产业联动、产业创新的要求,实施一三产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产业。
明确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文件提出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对此,衢州市衢江区委书记吴江平深有感触:“当前,绿色发展、质量兴农最为迫切。衢江区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生命线,坚定不移地推进放心农业发展,分层次打造衢江放心农产品品牌,把生态循环理念贯穿到农业生产全过程,做到环境不达标不种果种菜、农产品质量不安全不上市。”
  遂昌县副县长郑永利认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就要立足县域实际,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农业。“积极培育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中药材、中蜂等产业,努力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打造成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大产业。”
  湖州市农业局局长方杰说:“按照文件提出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的要求,我们要把绿色农业发展作为增长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生态链,立足‘生态+’,努力建设长三角地区绿色农产品基地、都市型现代农业品质高地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首选之地,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文件提出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等。对此,建德市金坞养殖场负责人赵峰深有体会,他说,在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中,养殖场大力推广绿色生产,就连鸡粪也全部加工成有机肥出售,绿色生产方式让他们尝到甜头,接下来,要抓住机遇,根据新的要求,继续优化养殖方式,进一步提升养殖场的智能化、生态化水平。
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动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稳定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这个消息真是鼓舞人心!”金华市嘉穗富硒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长陈建军向记者介绍,目前,联合社水稻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并已成功注册“稼穗”富硒稻米商标。他盼望联合社在重农惠农政策扶持下,扩大种植面积,并在稻米增产、增收、提升品质上下功夫,将联合社的富硒米打造成金华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稻米领军品牌。
  要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并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粮棉油糖和饲草料生产全程机械化所需机具的补贴力度。一号文件中的这些政策“利好”,让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新梅村关荣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副社长王军伟激动不已:“一号文件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有了中央的这些政策‘利好’,合作社今年‘干事’更有‘底气’了。”据他介绍,新的一年,合作社将购置2-3台新型农机,为服务当地农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浙江吉峰聚力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川一直很关注中央关于农业方面的各类政策法规,他说,作为一家做农机设备的企业,需要不断关注农业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用户、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对于我们了解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公司设备的选型和应用,以及新产品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
  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绿神茶苑负责人周颖最关注的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她所在村种植茶叶的以60岁左右的老人为主,对电商缺乏了解。从总体上来说,在农村发展电商存在人才不足的问题。一号文件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服务,为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盼望这些政策能尽早落到实处。今年,随着径山村电商综合楼的落成,届时,全村的电商经营户将集中到这幢楼里,共享资源,共同发展。这样,我家生产的茶叶销售就会更好。”周颖说。
  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这让长兴县忻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敖培华加快发展休闲旅游的信心更足了。“我们是一家涉及精品蔬菜种植、湖羊和特种水产等生态养殖的农业企业,去年就有了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想法。”敖培华说,“文件中提到的内容,更使我们明确了发展前景。下一步,将依托现有的湖羊特色产业园、蔬菜种植园等资源开发体验区,走‘循环+休闲+种植’的发展之路,做有‘泥土味’的休闲旅游。”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省农业教培中心主任应华莘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要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明确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思路与方向。我们将以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规范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为重点,加快实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
  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明曙说:“文件中关于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的多条举措,将为企业深化转型升级提供全新助力。”据他介绍,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拥有优质地方猪种基因的独家品系,进一步优化绿色生态的地方猪集成养殖技术,进一步优化全产业链物联网监控、猪肉全程可追溯系统,以全链式安全保障,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猪肉产品。
  种粮大户王运从一号文件中读出了引进农业高尖人才对加快粮食生产发展所起的作用。她说:“种植水稻不仅要追求高产量,还要种出绿色健康新品种、好品种,这就需要引进高尖人才。”
  浙江省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会长、杭州大动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方龙说:“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建立返乡创业园,给了农创客生根发芽的土壤。我们将立足‘三农’,创新创业,提升挖掘农业领域的边际效益,增加附加产值,把乡村经济做活做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