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她的各路朋友总是找她借钱,一般她都不拒绝,也不是什么大数目。可是,后来越来越多人都开口借钱,搞得她相当苦闷。一个朋友说她就是公司里填缺补漏的万金油。谁家里出点小事,谁的差不想出,谁身体不舒服了,谁不想加班,肯定都落到她头上。最后,连别人要约会,要逛街,都能成为她替人留在办公室的理由。她很伤心:怎么每个人都心安理得地欺负她?
心理学上有个“破窗效应”,就是说,如果有人打破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而这扇窗户得不到及时维修,那么,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人际交往也一样。如果有一个人比较好说话,那么身边的人则容易向他提出要求。如果这种要求得到积极回应,肯定会有下次。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加以阻止,一旦形成风气,想改已经后悔莫及。
所以,无论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无论对谁,都慎开第一扇破窗。如果第一扇窗户已经在不自知的时候打破了,当机立断及时修补无疑是明智之选。
为什么最后一根稻草能压死人?因为之前老给一个人加稻草,他也没什么反应,他能忍,人家就觉得还可以继续给他加稻草,直到他倒下毙命,别人还很奇怪,没觉得有什么呀,他不一直这样吗?
没人告诉他,需要警惕第一根稻草。
(摘自《现代阅读》 郭韶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