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刚刚过去的2016年,有哪些天气气候事件最令你印象深刻?2016年12月30日,浙江省气候中心公布了2016年浙江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其中,全省平均霾日34天,比上年减少19天,为近6年最少;气温连续20年偏暖,全省平均气温居历史第二高;10月日照史上最少,雨雨阴阴犹如“黄梅天”再现。总体来讲,全年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台风、强对流、寒潮、连阴雨频繁来袭,气象灾害中等偏重。
1
1月遭遇极寒天气,全省气温速降,造成严重冻害
2016年1月下旬我省遭受强寒潮袭击,其强度之强、气温之低、冰雪覆盖范围之广历史罕见。1月25日早晨全省大部地区最低气温达零下8℃-零下11℃,有近20个县(市、区)最低气温或日平均气温突破或接近历史极值。低温持续时间长,全省平均气温持续42个小时低于0℃。同时,1月21-23日除沿海和浙南外,我省各地相继出现中到大雪,部分暴雪,积雪面积约占我省陆域面积的76%。受低温雨雪影响,全省出现较大范围交通阻塞,旅客滞留;农林及养殖业冻害严重;局部输电线路严重受损,各地有大量水表、水管被冻裂。经评估,此次极端低温是我省近40年以来最低,雨雪冰冻灾害综合强度为严重等级。2016年1月23日-26日最低气温分布图
2
台风姗姗来迟,未登陆浙江却带来历史罕见强降雨
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2016年台风姗姗来迟,1号台风“尼伯特”于7月3日生成,仅早于1998年(7月9日)。2016年影响我省的台风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台风未登陆我省但影响严重,台风“莫兰蒂”登陆福建厦门,却给我省带来仅次于2013年“菲特”台风带来的降水,9月15日我省面雨量高达108毫米,过程面雨量超过100毫米的区域占全省陆域面积的76%;9月27日,台风“鲇鱼”登陆福建惠安,我省温州、丽水等地却成为强降水中心,文成、泰顺等6个县(市、区)日雨量破历史记录。二是影响台风个数多,全年共有5个台风影响我省,为历史第9多(历史平均3.3个)。三是台风影响集中,9月中下旬,短短15天内我省遭受“莫兰蒂”“马勒卡”和“鲇鱼”等三个台风袭击,台风强降雨区域重叠造成“灾上灾”,引发严重山洪泥石流及城市内涝灾害。9月28日下午,遂昌县北界镇苏村村发生山体滑波,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3
我省气温连续20年偏暖,2016年平均气温为历史第二高
2016年我省气温异常偏高、降水明显偏多,日照明显偏少。2016年平均气温18.3℃,为历史第二高(最高为2007年18.4℃),是1997年以来第20个偏高年,有37个县(市、区)破历史最高记录。年平均降水量1826毫米,为历史第七多,有9个县(市、区)降水量破历史记录。全省年平均日照时数1560小时,平均每天有阳光的时间大约只有4小时,为1961年以来第二少。
2016年浙江省平均气温、降水量变化图
4
10月日照时数史上最少,雨雨阴阴犹如“黄梅天”再现
去年10月我省多阴雨寡照天气,日照少、雨日多、雨量大、平均气温高。10月日照时数52小时,平均一天约1.7小时,破历史同期最少记录(1953年82小时),63个县(市、区)日照时数破历史记录;全省降水日数平均17天,为历史同期第3多,18个县(市、区)破历史记录;全省平均气温21.5℃,为历史同期第2高,20个县(市、区)破历史同期最高记录。连续阴雨寡照,不利作物生长和秋季水果成熟,影响晚稻灌浆成熟,部分出现穗上发芽和霉变现象,蔬菜病虫害发生偏重。台州部分地区水稻出现穗上发芽现象。
5
梅雨期短,持续降水及集中暴雨引发次生灾害
2016年我省于6月11日入梅(比常年略晚),7月1日出梅(比常年偏早),梅雨期20天,比常年偏少10天,梅雨量240毫米,比常年偏少2成。梅雨主要集中在浙北北部和浙西地区。梅汛期雨量偏少但降水集中,出现三轮集中降水过程,分别于6月15至16日、19至20日、28日至29日。梅汛期持续降水和集中暴雨引发了局地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造成较大影响。
6
夏季遭遇两波高温热浪,气温高,强度强
夏季,我省遭遇两轮大范围的晴热少雨天气。7月20日至8月3日,我省迎来大范围的晴热少雨天气,大部分地区经历了连续14天的高温天气,多地最高气温超过了40℃。全省连续≥38℃高温主要集中在浙中地区,部分地区达到了10天以上,杭州城区等8个县(市、区)连续≥38℃高温日数位列历史第三多,丽水连续5天出现40℃以上高温。8月15-26日,我省大部又经历了连续12天的高温天气,造成全省出现气象干旱,干旱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
7
霾天气比2015年继续减少,全省平均霾日34天
2016年我省大气污染清除能力和扩散能力较好,霾日平均为34天,比上年减少34%(19天),为近6年最少。据气象环境站观测,全省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33.6微克/立方米,较上年减少5%。全省以出现轻微和轻度霾天气为主,占霾日总数的96.5%,中度和重度分别占3.1%和0.4%,无严重霾天气。霾多发期和中度以上高发期主要集中在1月份,霾天气造成呼吸道病人增加。
1-12月
2016年各等级霾逐月分布图
8
春夏之交,强对流多发,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现
2016年,我省强对流天气呈现分布广、局地性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等特点,且多发生在5-6月。5月3日凌晨,庆元县受雷雨大风(10级)袭击,造成较大损失;5月5日后半夜青田县受短时强降水影响,导致多条公路塌方;5月7日临安市普降大到暴雨,引发清凉峰镇等地出现山洪泥石流;5月9日受暴雨影响,诸暨东白湖镇发生山体滑坡;5月28日建德因暴雨天气引发滑坡泥石流,造成人员伤亡;5月31日仙居景星岩景区游客遭雷击死亡;6月8日下午,丽水出现强短时雷雨大风,一村民遭雷击死亡;6月20日下午,三门出现短时强对流,雷雨大风并伴有冰雹,冰雹最大直径约20毫米。建德泥石流现场
9
3月上旬乍暖还寒,寒潮突袭,茶叶冻害严重
受强冷空气影响,从2016年3月8日开始,我省自北向南出现了一次全省性寒潮过程,大部地区最低气温达0℃以下,其间伴随雨雪天气过程并有霜冻现象,部分地区出现积雪,共有45个县(市、区)达到寒潮及以上级别,10个县(市、区)为强寒潮,4个县(市、区)达到特强寒潮级别。由于这次寒潮伴随着大风及雨雪天气,强度强,范围广,造成全省超过100万亩茶园冻害,3月底前的春茶受损30%以上,开采期推迟10天以上,同时低温雨雪也给城市交通和人们出行带来不便,造成感冒等疾病患者增多。
2016年3月中旬茶叶霜冻害影响等级评估图
1
7月雷电连续高发,防雷安全不容忽视
根据浙江省闪电监测网监测,2016年全年共发生地闪34万余次,其中7月地闪总数最多,近15万次,为历年同期地闪总数的1.5倍。7月有多日地闪总数过万次,其中7月27-29日雷电连续高发,日地闪次数均超过万次,为2007年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多值。雷击造成多处建筑物、通信设备、仪器及线路等受损。据统计,2016年我省共发生雷电灾害212起,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4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