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村落保护起步较早,但各地实践情况参差不齐,加之浙江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作为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传统村落,若再不被重视和保护,可能会在未来的几年间慢慢消失……所以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保护工作亟待推进。
12月27日,由浙江省城乡和住房建设厅、金华市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传统村落保护”全国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杭州举行。本次征文大赛共有10件作品获奖,作品内容从理论到实践涉及古村落保护的各个层面,并从多个角度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
征文大赛引业界关注 参赛作品带来启示
本次“传统村落保护”全国征文大赛面向全国征集作品,从院校教师到一线的基层人员,参与者来自各个岗位。用浙江省村镇建设与发展研究会传统村落保护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城乡规划院副院长余建忠的话来说,就是“覆盖面广,参与面广,社会影响力大,学术水准非常高”。
在获奖作品中,一等奖作品《以保护之名:浙东宁绍两地传统聚落保存现状调查后的思考》让余建忠印象最为深刻。“一个村落包含着太多的文化内涵,包括村域的格局、环境,历史建筑,村民的生产生活,民风习俗等一系列要素,没有一个深入的调研,不会有这么扎实的解读和分析。”他赞叹该作品扎实的乡野调查,也肯定了作品对传统村落的满满敬意,并为其对下一步规划工作带来的重大启示点赞。
一件件参赛作品从全国各地“飞”来,不仅“飞”来了各地对传统村落的关注,也“飞”来了许多好的技术与方法,这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理念的梳清,对如何保护、如何发展传统村落提供了一些新的经验和有价值的学术探讨。
传统村落保护意义重大 推进工作尤为迫切
“要把征文大赛的成果利用起来,要提炼,也要沉淀,要积极开发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一些好的方式方法。”在浙江省建设厅村镇处处长江胜利看来,征文大赛仅仅是个开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还有很多路要走。
浙江传统村落的数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保护与发展的压力非常大。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加上一些基层人员对推进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很多古村落已经渐渐走向消逝。“如果再不保护,我们可能马上就会失去这些传统村落!”这是余建忠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最多得一句话。“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江胜利也认为保护传统村落意义重大,他认为要发展就得先保护,只有将传统村落保护好了才能再谈它的发展;同时也只有积极发掘并合理利用这些传统古村落,才能在其文化价值上不断开发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未来,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将着重关注在市(县、区)特别是一线基层的推进,逐渐改变过度开发或盲目排斥的保护现状。 叶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