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夯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基础

  □见习记者 李军
“12月16日,我和发包方——兰江街道大路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地块名称、编码、面积、位置都在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这下可以放心了。”近日,兰溪市兰江街道杜村村民杜承东在接受采访时高兴地与记者分享了这一“喜讯”。他说,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后,就像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去年6月,我省启动新一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今年1月,我省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省后,各地纷纷加大工作力度,推动这项工作有序展开。
实质推进成效显
“经过上下的不懈努力,截至12月19日,全市254个村全部完成外业调查测量工作,调查承包农户10.38万多户,实测承包地块51.58万多块、面积28.15万余亩;254个村全部进行了审核公示,其中253个村基本完成农户签字确认,占需确权村数的99.6%;235个村基本完成了合同签订,占需确权村数的92.5%,签订承包合同9.42余万份,签订率达91.8%。”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临安市农经管理总站负责人徐开德自豪地向记者“亮”出了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成绩单。据他介绍,目前,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处于合同签订扫尾和档案整理阶段,总体进度居全省前列。
  和临安市一样,自开展该项工作以来,德清县也铆足干劲,全面扎实,有序推进。“目前,我县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合同签订率已达95%以上,并已全面完成第三方确权的测绘成果质量检验。”德清县农业局农经站站长周伟国说,明年,他们将再接再厉,全面完成权证颁发、档案归档等工作。
  为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更快“落地”,我省因地制宜,加强政策指导。省级层面共制定了10个相关的指导文件,并对15个全省普遍存在的问题作出政策解答,取得了明显效果。与此同时,我省强化了该项工作的资金保障,截至目前,已拨付中央、省财政专项补助资金2.09亿元,落实市、县两级财政资金5.98亿元。
  在政策、资金等“利好”的推动下,我省11个设区市和有确权登记颁证任务的94个县级单位“铆足了劲”,建立组织机构,制订工作方案,完成测绘项目政府采购招投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据统计,截至11月底,全省2.3万余个行政村已开展确权工作,开展率达95.81%;完成承包方调查645.42万户,完成率 79.50%;完成承包地测绘498.50万户,完成率61.40%;完成实测承包地1164.30万亩,实测地块原合同面积1051.40万亩,完成率63.02%;4915个行政村完成审核公示,完成率20.47%。
严把质量管控关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加快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质量管控?对此,我省各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为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县制试点单位之一,为把好质量管控关,绍兴市柯桥区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省测绘大队承担所有承包土地测绘工作;为做好测绘管控工作,测绘单位建立了内部管控机制,在一级检查的基础上,对测绘数据实行二级检查,以确保测绘工作质量;该区还对测绘工作及时进行进度质量通报,并根据测绘单位提供的情况,对各镇(街道)的进度、质量提出要求,对进度慢、质量要求不严的镇(街道)进行督查,分析原因,落实对策。“自开展这项工作以来,我们坚持把质量管控放在突出位置,把握关键环节,守好质量关口,确保有序推进。”柯桥区农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德清县采用“3+1”质量检验法,推行“内部自检、交叉互检、专家抽检”+“第三方质检”的质量检验流程,确保工作质量;临安市先后两次组织相关部门对基础调查信息、农户签字、测绘数据记载等情况开展检查监督,测绘单位会同村组对确权形成的所有资料开展自检自查……自开展这项工作以来,我省各地从严从细,加强质量全程管控,做到进度服从质量,不赶进度、不走过场。此外,我省还组建了由国土、测绘、档案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质量监督检查组,深入基层开展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予以反馈,并提供指导。
群策群力解纠纷
  “为确保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进行,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在宣传上做足了‘功课’。”兰溪市农林局土地流转中心工作人员周理严告诉记者,“我们在每村开设了一个宣传长廊、一个工作情况公示栏,发放一本《政策解读》,印发一封公开信,借助这些方式,做到宣传工作全覆盖。”
  由于土地二轮承包已过去10多年,土地承包政策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再加上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二轮承包期间各种复杂情况交织在一起,因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临的情况复杂、纠纷多,
(紧接第1版)调处成了“老大难”,可兰溪市却有他们的“妙招”。“针对调处难,我们邀请村里的老支书、老主任、老党员等当‘老娘舅’,就地调处土地确权中出现的纠纷。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乡级‘智囊团’和市级‘仲裁委员会’,由他们对纠纷进行集中调处。”周理严介绍说,借助这些“妙招”,矛盾减少了,和谐的声音多起来了。
  临安市坚持把调处矛盾纠纷细化到具体问题上,建立人民调解、村两委会和村民小组三方合力的新机制,取得了明显效果。截至目前,全市已化解矛盾纠纷895起,没有出现因土地确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平湖市通过“二次入户、二次公示”,引导农民参与确权全过程,分批分阶段解决各类矛盾……我省各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宣传力度,在向农户“吆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重要性的同时,对确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及时进行调处和化解,形成了确权工作推进和农村矛盾化解“双促进”的良好局面。
  根据目标,至2017年底,我省将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8年完成各项扫尾工作。届时,我省农民的土地权益将依法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