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军
在2016浙江农博会上,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展位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全力打造的“生态农业全产业链”,得到了马大嫂们的高度认可。从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明康汇”以一颗“匠心”铸造产品品质,成为我省生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成果突出的一个典型。那么,“明康汇”在打造生态农业全产业链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故事”?12月8日,记者对此做了专访。
“全”产业链上使真劲
“从选地、选种、种植、养殖、物流配送、品牌推广,到门店销售,公司都亲力亲为,可谓‘一手包办’!”对于“明康汇”所打造的“生态农业全产业链”,该公司开发管理中心总经理王莉静用一句话向记者概括。“明康汇”成立于2012年,对于为何要做生态农业全产业链投资,王莉静向记者透露说:“初衷是为了给集团公司旗下海亮教育集团的2万名师生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只有通过全产业链的运作,食品的安全才能真正得到保证。此外,我们也非常看好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前景。”
为了做“全”农业产业链,近年来,“明康汇”使足了真劲。“从2012年开始,综合考量空气、水源、土壤等要素,我们在全国寻找符合标准的种养基地。”王莉静说,“公司在北京、云南、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建起了越冬、越夏的应季蔬菜种植基地,确保终年持续供应蔬菜。“截至目前,明康汇旗下共有18个基地、1个科研机构,拥有14万平方米的大型仓储、加工、物流配送中心,所有生鲜配送车辆实现在途可视化监控,投资近40亿元。”王莉静说,“明康汇”的生态农业全产业链可谓“重金铸造”。
质量安全上见真招
在萧山佳境天城小区内的“明康汇”生鲜便利专卖店,记者看到,店内的蔬菜,除了正常的标价之外,都有一个产地溯源二维码,用手机一扫,跳出来一个页面,蔬菜基地信息一目了然。“通过这个产地溯源二维码,顾客对店内蔬菜产地的信息一清二楚。”店长马彦平向记者介绍,专卖店对蔬菜的质量安全要求十分严格,连粗细、大小都有严格标准。“正是因为蔬菜品质高、口感佳、品相好,所以深受附近居民的喜爱。”他说。“我们以有机肥作为蔬菜的主要肥料,并严格按照标准生产,蔬菜品质‘杠杠的’。”王莉静自豪地说,借助蔬菜全产业链独有的优势,“明康汇”精益求精,还做到了对蔬菜所有质量环节的严格把控。
为了“扎紧”蔬菜品质关,“明康汇”实现了蔬菜种植全产业链的“二层”质量追溯体系:在外部溯源方面,只要扫描包装袋上的二维码,顾客就可以进行蔬菜安全信息的相关查询;在内部溯源方面,只要通过追溯码,公司就可以查询到蔬菜的施肥、安全检测、运输仓储过程等所有相关信息。借助这套“二层”追溯系统,“明康汇”的生态蔬菜实现了信息的全程可追溯。
除了蔬菜,“明康汇”的追溯系统信息还覆盖了鱼类、肉类等全品类自产生鲜,涵盖产地信息、种养方式、用药标准、最后一次用药信息、检测报告、物流温度与时间等多个方面。
服务顾客上用真心
在G20杭州峰会期间,“明康汇”一共提供了23个品种、130余吨蔬菜,占了整个峰会蔬菜用量的近半壁江山。而现在,在杭州不少小区内都能买到这些优质的蔬菜。
目前,“明康汇”在杭州开设了20多家生鲜便利专卖店,这些专卖店都开在小区内,如东方郡、山水人家、蓝色钱江、佳境天城等。“这是为给顾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这样一来,就解决了蔬菜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王莉静说。
记者了解到,这些专卖店供应的蔬菜都是跟提供给峰会的蔬菜选用同样的种子,采取同样的种植管理。专卖店内的蔬菜品种齐全,像香菜、大蒜、青椒、韭菜、青菜等一般的日常蔬菜应有尽有,而且价格很“亲民”,跟农贸市场相差不大,但质量却有了更严格的保证。除了蔬菜,“明康汇”自养的土猪、鸭、鱼也在门店中销售。
王莉静告诉记者,目前,“明康汇”的自产农产品主要以门店销售为主,同时也借助天猫等电商渠道进行销售。除了门店和电商,“明康汇”还与世纪联华、三江等大型商超及外婆家、宋小菜等商家开展合作,期待将更多优质的产品呈现给顾客。“‘明康汇’农业全产业链布局广、环节多、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急需破解的难题,如生产端与销售端不匹配等。虽然过程会有艰辛,但我们会努力补齐这些发展短板,进一步提高‘明康汇’的品牌知名度,为顾客提供更多安全放心的生鲜产品。”谈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王莉静向记者透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