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稻田养鱼”让村民钱粮双收

  这两天,遂昌县黄沙腰镇大洞源村村民林春生的电话铃声接连不断地响起,打他电话的均是来收购他们家稻米的客户。“收割好的稻米已被收购一空,但仍时有订单‘找上门’。”林春生说。
  大洞源村的稻米为何如此受欢迎?原来,今年7月,大洞源村的80亩稻田里悄悄“游”进了2万尾8至10厘米长的田鲤鱼苗,在稻米成熟前,这些鱼儿成了稻田“清道夫”,既吃光了稻田里的害虫、杂草,又松动了土壤,而鱼的排泄物则成为秧苗生长所需的上佳“滋补品”,成就了大洞源村的原生态大米品质。
  “大米从以前的6至8元一公斤卖到20元/公斤,还供不应求,‘稻田养鱼’深度挖掘了水稻和鱼的价值,充分发挥出优质大米的生态价值。”林春生说,今年,该县的稻鱼共生项目免费给他们发放鱼苗,并提供技术服务,为他们养殖解决了后顾之忧。“稻鱼共生中,鱼可以吃掉杂草和部分害虫,降低稻田管护成本,水稻又可以给鱼的生长创造良好栖息环境,两者相互取长补短、事半功倍。”遂昌县水利局渔业科干部周海东说,大洞源村气温冬暖夏凉,水源清澈无污染,生态环境良好,给“稻田养鱼”创造了先天条件。
  据了解,今年大洞源村的“稻田养鱼”面积达到120亩,分批次投放50万尾鱼苗,待明年稻田鱼成熟时,该村将结合农旅融合,开展稻田里观赏、捕捞、烧烤稻田鱼等活动,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罗健 郑颖明 王文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