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大多为东北、苏北、安徽等地的大米,难道本地没有优质的大米?前不久,一场别样的2016温州优质本地新米品评暨市民推荐会在香喷喷的米饭香气中拉开序幕,来自温州市的11家稻米生产企业,共计12个新米样品参加评比。最终,乐清3家企业揽下“一金二银”。
笔者在评比现场看到,温州市区松台广场,12个新米参评样品按顺序号在盘中一字排开,12个电饭锅按编号次序将各个参评大米放锅内煮米饭。来自省市农业和粮食部门的专家们先对生米进行感官评定打分,此项评定包括色泽、颗粒均匀度、气味、夹杂物、不完善粒等内容;接着各参评企业现场将参评的新米用电饭锅烹煮,专家们以米饭口感进行评定,分别从黏性、弹性、软硬度等特征进行打分;还通过参评资料、包装及外表综合评分。
根据综合评定,乐清市金穗水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金越”牌大米摘得金奖;乐清市的温州虹丰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的“虹丰”牌大米和乐清市仙虹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的“仙虹”牌大米分别摘得银奖;永嘉县大柏水稻种植合作社、苍南县银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瑞安金川高山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等8家企业9个参评样品摘得优质奖。
据温州市农业局赵佩欧介绍,温州的气候、地理、生态等环境都很适合种植水稻。其中,山区种植单季稻,平原地带可种植双季稻,但温州人均耕地少,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的水平不高,自给的产量只占5%—10%,这影响了本地大米企业的品牌和市场意识,有注册商标并取得QS认证入市资格的企业也不多。因此,温州市民在粮食消费市场上很难看到本地种植的大米,平常大家可能通过熟人或一些农特产专卖店,购买本地的大米。
赵佩欧介绍,水稻的品种直接关系到大米的品质和产量。目前,温州平原地带的农户种植的晚稻品种多为圆粒形状的“甬优”系列的9号、15号、17号、538号等;文成、泰顺、永嘉、瓯海、瑞安、乐清等地山区的农户大多种植长粒形的“中浙优”系列的1号和8号,这两个品种的大米很适合温州人的口味,米粒长,而且香软。因此,在这届新米品评会上,得奖的大米大多为“中浙优”8号品种。 刘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