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品牌

豆腐为媒 三港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   这几天,武义县三港乡的豆腐霸屏了不少人的朋友圈,各式豆腐美食调动着“吃货”的味蕾。近年来,三港乡挖掘素食资源、曳坑豆腐文化、古道历史文化,注册豆腐品牌,不断提升三港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成立合作社,从零散销售走向规模经营
      三港乡的豆腐产业走过了一条较为漫长的发展之路。过去由于人手、原材料、运营等各方面限制,尽管这儿的豆腐味道鲜美、远近闻名,却一直没办法做大产业。乡里一位工作人员说,那时乡里做豆腐的都是散户,既缺乏销售渠道,产量也少,根本不可能以此维持生计。
      随着村民经营理念的改变,乡里渐渐冒出了一些豆腐大户,其中以曳坑村村民李强为代表。李强于2006年开始从事豆腐制售生意,后来成立了自己的豆腐厂,经过多年经营,现如今已把产品卖到了永康、金华、杭州等地,每个月销量超过5000公斤。
      今年以来,在乡政府的指导下,曳坑村成立锦溪豆制品专业合作社,豆腐合作社已有50多个成员,并注册了“豆腐锦溪”商标。通过整合力量、统一品牌,合作社制定出质量标准,同时还设立330亩面积的大豆种植基地,确保原材料的供应。目前,合作社通过武义商超、互联网、微信等不断开拓销路,按需供货保证新鲜。
    举办豆腐节,打响本土豆腐品牌知名度
      2015年,三港乡政府成功举办第一届三港豆腐节。节日期间开展了摄影展、豆腐烹饪赛、豆腐制作体验、徒步曳岭古道等活动,游客量爆满,豆腐产品更是供不应求。该节庆的举办,一举打响了本土豆腐品牌的名气。
      今年的豆腐节筹备,乡里早在三个月前就已经开始讨论方案。有了去年的经验,此次准备起来更为得心应手,内容也更丰富。在豆腐节的举办地曳坑村,乡里聘请专业设计团队,绘上了豆腐西施、酒馆、古街等景观的3D效果墙绘,这些墙绘美轮美奂、极为逼真,可以供游客拍照互动。
      在豆腐节期间,村里农户煞是忙碌。“我今年准备了1000公斤豆腐,没想到一个上午就没了。”曳坑村里做豆腐的范大娘说,家里还准备了4桌豆腐宴,280一桌,可供10人吃,实惠又有农家特色。
      据了解,今年的豆腐节有一万多名游客慕名而来,4000余公斤农家豆制品抢售一空。
    农旅产业结合,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今年四月份,三港乡召开“景区三港”建设暨豆腐特色产业发展座谈会。会上提出,要做大做深豆腐产业发展文章,努力提升生产水平,深入挖掘豆腐特色文化,将其与旅游、养生等产业有机结合,提升三港豆腐的知名度。
      要发展旅游,不仅要有得吃,还要有得住、有得玩。为此,在乡政府的鼓励下,与曳坑村相隔不远的章湾村开始积极建设休闲公园、农家乐、水碓房、民宿等设施,尝试发展异地养老型的民宿产业。11月15日,来自上海的第一批老年团入住章湾。他们不仅在曳坑村寻找互动墙绘,品尝豆腐美食,体验农家日常生活,还去爬曳岭古道,欣赏古道美景;累了到章湾村的博物馆里看看过去的农耕用具,去大礼堂看电影。
      “未来,将以豆腐为媒介,提升三港乡对外的影响力,打造‘风景慢乡—风情慢村—风韵慢居’的全域旅游新格局;而旅游业的兴起又可以反过来助推豆腐产业壮大,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三港乡有关负责人说。
    李增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