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畜牧转型升级特刊

退村进区 人畜分离

公寓式美丽畜牧业的仙居样板

  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统一部署,仙居县紧紧围绕绿色化发展要求,在全省率先推广实施“人畜分离”工程,拆除农村门前屋后散养户猪舍,在村外集中建立农村生态养殖小区,在园区、山地、林地发展多种模式的农牧结合型畜牧业,实现了畜牧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美丽畜牧业已成为仙居的一道亮丽风景。
人猪分离,农村环境大变样
  提起农村养猪,以往总会想到脏兮兮的猪圈,到处乱堆的猪粪散发着难闻的恶臭,招来苍蝇蚊子无数。然而如今,走进仙居县白塔镇上横街村,只见村内粉墙黛瓦、绿树红花,村道整洁干净,以往房前屋后的猪圈、牛棚早已不见了踪影。“我们村在2014年建起了养殖小区,共有20个标准畜舍,把村民自家养的猪和牛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饲养。”上横街村村委会主任郑宝连说。养殖小区的畜舍内,只见一头头体型标准的家猪正吃着主人为其准备的食粮,喝着自来水。养殖小区内冲得干干净净的水泥地全无异味。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仙居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既要改善农村环境,又要给农民养猪”的总体要求,并在组织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实施了“人畜分离”工程,即拆除农村门前屋后散养户猪舍,在村外集中建立“农村生态养殖小区”,实现生猪养殖“退村进区、人畜分离”,既满足农村环境改善的迫切要求,又能够保留土猪养殖的乡村特色。
  在养殖小区建设过程中,明确行政村村委会为建设主体,农村生态养殖小区由村级集体资金投资建设,建成后租赁给本村村民使用,不得改变用途,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后续管理。村生态养殖小区选址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优先选择园地、林地和未利用地,不占或少占用耕地,并经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按照所在村环境、户数、现有养殖量确定农村生态养殖小区建设规模。同时,出台了《仙居县农村畜牧生态养殖集居点设计方案》,按建筑形式及养殖规模,农村养殖集居点分单列单坡式、双列现代徽派式、双列传统徽派式三个形式,各建设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选择建筑形式,适度增减开间数量,单幢长度不超过60米,使尺度、环境与文化相融合。截至目前,仙居县有209个村拆除了散养猪舍4万多个,建成养殖小区300个,共计猪舍429幢,面积8万多平方米,1.2万余户农村散养户的猪集中到村养殖小区,住上“仙猪公寓”,实现集中式养殖,畜禽排泄物全部作为肥料资源化利用。
  实施人畜分离后,仙居农村的水沟变清了,栏舍变花坛,过去人畜混杂、污水满地的景象彻底改变,实现了传统畜牧业的自然转变,畜牧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双赢。
改造提升,养殖小区成风景
“原先在房前屋后散养,到处都能闻到臭味,有些村民还占用部分村道建猪舍。如今,拆掉了猪舍,种上了绿树花草,村道也变宽了,连苍蝇都很少见到了。”白塔镇圳口村村支书王明奇说,开始时村民对建养殖小区还不太认同,嫌喂猪不方便,现在看到村容村貌有了这么大变化,打心眼里支持养殖小区。
  农村养殖小区建设并不是简单的散养户集中,还要按规范管理、美化、洁化要求进行打造,成为美丽畜牧业的典范。今年,仙居县实施了美丽养殖小区和生态养殖小区提升工程,给农村生态养殖小区“穿衣戴帽”、锦上添花。一是绿化。以环保卫生、资源合理化利用为原则,增添动物防疫设施,实施绿化工程。养殖小区周边种植常绿树种或果树、绿篱与生活及自然区分隔,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起到防护屏障、防暑降温作用。二是洁化。在小区内实行清洁化处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各村根据实际采取农牧结合模式,将粪污作为有机肥施用,废水截污纳管,或建立栅格式沉淀池处理、配套建设沼气工程等方式,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和“零排放”。三是美化。在每个农村生态养殖小区,实施制度上墙,落实专人管理,确保小区卫生、防疫到位。通过改造、提升,截至目前,该县300个养殖小区中有10个建成美丽养殖小区,其余290个全部达到生态养殖标准,“仙猪公寓”已逐渐成为仙居美丽畜牧业的一道靓丽风景。
政策保障,构建管理新机制
“我们村的养殖小区每间猪舍约12平方米,为了鼓励村民把家猪养到小区里,现在猪舍都是免费使用的。”王明奇说,村里建养殖小区县里有很好的补助政策,因此,猪舍建好后不光免费使用,养殖小区的水电费也由村里统一支付,村里还有专人负责卫生,镇里的兽医负责防疫,村民只需日常喂喂猪就行,比养在家里要轻松多了。
  为全面推进农村养殖小区建设,引领畜牧业转型升级,仙居县先后出台了《农村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以奖代补方案》《“五水共治”畜禽养殖场户关停整治“以奖代补”方案》和《村级畜牧生态养殖集居点沼气项目建设实施办法》等20多个相关政策。如对新建“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的,每平方米补助400元,养殖小区提升的,每平方米补助25元。沼气池建设60-100立方米的,每个补5万元;100立方米以上的,每个补助10万元;沼液运输,每吨补助25元。据统计,3年来该县共投入3900多万元用于散养户猪舍拆除,养殖小区建设、提升及美化工作。
  同时,仙居县通过“三举措”构建监管考核体系,建立
了常态化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线
上监管网络。对已通过验收合格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配置电子监控,对沼气池、排污口周边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招投标委托第三方信息管理机构对畜禽养殖场排放情况进行不定期监测。二是构建“县-乡-村-场户”四级网络。建立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专项考核责任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巡查制度,县级每月一巡查,乡级每周一巡查;建立社会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报监督。三是推进考核机制。将畜牧业转型升级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综合考核,“五水共治”考核(占农业“五水共治”考核分的80%)。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农村生态养殖小区的创建和提升,也带动了仙居县畜牧业生态化建设进程。到目前,按照《仙居县生态养殖规划》,该县在农村实施“人畜分离”工程的同时,在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全面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在低山缓坡新造地、高山移民空置地建设生态家庭牧场,在果园、林园、茶园发展仙居鸡生态园地养殖,构建起一幅多类型、多层次农牧结合和谐图,美丽牧场、美丽养殖小区成为这幅生态图中的亮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