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苍南四季柚,很多人不会感到陌生,但要是提到苍南番茄、山地放养黄牛肉,多数人并不知情。殊不知,苍南是全国番茄重点产区之一,而且这里三分之二是山区、半山区,有着丰富的山地草场资源,很适合放养本地黄牛,目前全县放养黄牛总存栏近5000头。
其实,地处浙江“南大门”的苍南,是一个农业大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传统名优特产众多。其中,有被称为“仙家名果”的马站四季柚、“螯封嫩玉双双满,彀(gòu)凸红脂块块香”的炎亭梭子蟹、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渔寮文蛤以及被授予“中国文化名茶”称号的“苍南翠龙”等等,拥有“中国蘑菇之乡”“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等7张“国字号”农业金名片,生产的名特优农产品在国家和省市级评优活动中屡屡获奖。
近年来,该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目标,大力发展放心农业、品牌农业,建立线上线下立体销售渠道,有效促进了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201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5.2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23元。
标牌标识,让每个食用农产品都有“身份证”
今年8月,温州市农业局与苍南县政府签订食用农产品标牌标识示范县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苍南县决定举全县之力,开展食用农产品标牌标识管理,赋予食用农产品“身份证”,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目标。目前,该项工作已在马站、岱岭、霞关、沿浦等4个乡镇试点,并在四季柚、温州蜜柑、蔬菜等农产品上试行推广。
为更好落实这项工作,苍南县专门制定出台了《食用农产品标牌标识三年行动方案》;在温州市农业局每年补助500万元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县里每年配套落实1000万元建设资金,用于农产品标牌标识、生产主体能力提升等;出台《农产品包装和标识标牌管理办法》,对所有生产经营主体信息进行统一采集、造册登记,并录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系统,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做好质量监测、档案记录、进出货登记等工作,要求上市农产品必须附加标牌标识,注明产品名称、生产时间、产地、生产企业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并粘贴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标签(含二维码),逐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走上“源头无隐患、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的良性发展轨道。
以马站镇为例,实行标牌标识管理后,当地5家试点的四季柚专业合作社实施了更加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并以此带动周边种植户生产无公害四季柚。上市四季柚经抽检合格后,被贴上“苍农一品”商标以及统一的二维码标识,消费者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查询四季柚的所有生产信息。今后,苍南县对上市的马站四季柚要实现标识全覆盖。
标牌标识的试行,进一步提升了苍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全县主要食用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9.61%,未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件。
“苍农一品”,成就温州首个县域农业公用品牌
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上,浙江苍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苍南县玉泉古磉柚种植场、苍南县马站丰魁四季柚专业合作社、苍南县赛福渔业有限公司等展位上的名优农产品包装外均贴着“苍农一品”统一商标。据悉,这是“苍农一品”首次正式亮相。“苍农一品”成了温州市第一个让全县域农产品采用的公共品牌。
苍南县副县长蒋献生介绍,“苍农一品”设计突出苍南山水孕育出众多有地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理念。要使用“苍农一品”这一公共品牌,产品须符合苍南县政府规定的相关要求。
苍南县农业局局长陈孟确表示,苍南形成了番茄、茶叶、四季柚、葡萄、中药材、海水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启用“苍农一品”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并以县农业局名义为农产品质量“背书”,目的是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信赖度,不断提高苍南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
苍南县马站镇柚润四季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发印说,目前“苍农一品”只授予少数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使用,这相当于以政府公信力为这批四季柚的品质作保证,所以吸引了不少市民购买。
培育农产品品牌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进而助推农产品销得畅、卖得好。如今,苍南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已达到65%,食用农产品“三品”认证率为56%,“三品”认证总面积达14.56万亩。全县拥有无公害农产品141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农产品7个,“苍南四季柚”“苍南翠龙茶”“苍南槟榔芋”3个农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线上线下,开启立体销售新模式
食用农产品标牌标识的实施,加强了苍南县农产品产出的监管,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政府在积极打造统一品牌形象的同时,不断引领该县农业经营主体创新营销模式,从而推进品牌打造、农民增收。
苍南县绿农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由工商资本注资1000万元,于去年底成立的一家创新型公司。公司拥有旱稻、油茶、高山蔬菜等专业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7650亩,专业冷链汽车10余辆,秉承以“安全、新鲜、快速”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对所有产出的农产品进行跟踪检测。
与传统农业企业不同的是,该公司集农产品生产、生鲜电商、生鲜配送于一体,运用“O2O+F2C+会员制”的销售模式(注:O2O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F2C是指从厂商直接到消费者个人的电子商务模式),打造农产品垂直供应平台、农产品溯源查询系统和即时视频系统。
陈孟确说,这样的创新农业企业的发展模式正迎合了苍南县规划建设“立体农业”的要求。未来,苍南县不仅是点线面结合,形成蔬菜、茶叶、四季柚、畜禽养殖等农业主导产区以及山地水果、平地粮油、滩涂水产养殖等空间上的立体产业布局,还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持O2O等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形成县内县外、线上线下的立体营销网络,再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造农产品全产业链。
为切实满足广大群众对绿色、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改变当前农产品松散经营的现状,苍南县农业局积极引导该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于今年10月联合注册成立无公害农产品联合社——苍南县尚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计划通过政企合作形式,在人口集聚区域布局一定数量的“无公害农产品大卖场”,组织当地经“三品”认证的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入驻专柜,统一使用标牌标识,着力构筑放心、精品的农业品牌形象。目前,68家生产经营主体已申报加盟,首个面积1200多平方米的无公害大卖场计划于2017年元旦开门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