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浙江种植业

破解茶叶质量安全管理难题

松阳这“两张卡”作用不小

  刚办理完“茶农溯源卡”的松阳县赤寿乡卯山后村茶农孟长华认真地说:“有了这张卡,种茶可不敢马虎了,对于哪些农药可以用,哪些农药不能用,要特别清楚。相信全县茶叶整体质量上去后,价格也会往上走。”近日,中国银行松阳支行的工作人员深入该县赤寿乡卯山后村,为当地茶农办理“茶农溯源卡”。截至目前,该县已有5000户茶农办理了“溯源卡”。凭借着“茶商溯源卡”和“茶农溯源卡”,松阳县有效解决了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问题,促进了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茶产业是松阳县农业主导产业、民生产业。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2万亩,40%的农民从事茶产业,50%的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的农业产值源于茶产业。茶叶的质量安全关乎松阳经济发展,从政府到企业到茶农,都在努力探索一条绿色兴茶之路。
  以前,检测部门如果检测出茶叶有问题,一般难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如何快速溯本求源?松阳县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国银行松阳支行推出“茶农溯源卡”“茶商溯源卡”。2012年,浙南茶叶市场首次推行了“茶商溯源卡”,力求为茶叶安全保驾护航。如今,“茶商溯源卡”已发放1.2万张。今年,“茶商溯源卡”的交易量达到24.5万笔,交易额破20亿元。刷开溯源卡,在交易的历史里可以清楚查看到每一笔交易时间、数量、金额和交易人的身份信息。一旦查出茶叶有质量安全问题,县市场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茶叶的销售时间,通过溯源系统,直接找出问题茶叶的加工户。茶叶经销大户胡晶说:“运用了茶商卡之后,大批量的茶叶交易也可以轻轻松松完成。最重要的是,收购茶叶再也不用担心茶叶存在添加剂、农药过量等问题了,加工户在加工的过程中,会自觉按照规定的流程来操作。”“茶商溯源卡”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为了将茶叶的溯源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填补生产环节的溯源空白,松阳县从今年年初开始,又推出“茶农溯源卡”。许多茶农对“茶农溯源卡”有了了解之后,开始把维护茶叶质量安全转化为自觉行动,积极把种植绿色安全的茶叶作为前提条件。“这几年,市场上抽查茶叶质量安全,合格率逐渐上升,今年已经达到了99.9%,唯一检测出来的那个还不是松阳的茶叶。”松阳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自信地说,溯源卡的使用,使得茶叶在茶农、茶叶加工户到茶商这整个茶叶流通过程中,建立起了全套“档案”,必将为该县今后的茶叶质量提升和品牌打造起到积极作用。 叶浩博 徐健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