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林业

怎样成为现代国有林场

——相关评价指标及计分办法解读

  •   省林业厅将于每年12月前组织现代国有林场验收,按照《浙江省现代国有林场建设评价量化指标》,省级验收得分90分以上、无异议的,由省林业厅授予“浙江省现代国有林场”称号。
      评价量化指标分为生态保护优先、产业发展充分、基础设施完备、林区富裕和谐、附加指标五类指标。各类指标的评价内容也非常丰富。下面对相关评价指标及计分办法进行解读。
    生态保护优先
      生态保护优先包括森林覆盖率、蓄积量,森林生态建设,资源保护,权属清晰,管护队伍建设等评价内容。
      森林覆盖率、蓄积量是指森林覆盖率、乔木林蓄积量水平,总分6分。现代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和乔木林蓄积量应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山区县、平原县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按90%、80%以上,85%、75%以上,80%、70%以上三档分别计3分、2分、1分。乔木林单位蓄积量达到每亩7立方米、6.5立方米、6立方米以上的,分别得3分、2分、1分。
      森林生态建设是指生态公益林建设、树种结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及森林净化水质状况,总分4分。省级以上公益林占林地面积比例75%以上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占比50%以上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达到1500个/立方厘米以上的,出境水质达到II类以上的,各得1分。
      资源保护是指国有森林资源保护情况,总分8分。其中,保持森林生态系统安全健康,创建期内无森林火灾发生的;国有林场林地范围和用途长期稳定,无擅自将林地转为非林地现象的;森林得到有效保护,无乱砍滥伐、滥占林地、无序建设等破坏国有森林资源行为的,各得2分。
      权属清晰是指权属、与周边关系等情况,总分4分。林场名称与权属一致,如涉及变更调整,则权属、法人财产等实行同步登记的,得3分;与乡村组织、村民群众关系和谐,未发生因林场责任而引起纠纷的,得1分。
      管护队伍建设是指领导班子配备、内部机构设置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其总分为5分。
    产业发展充分
      产业发展充分包括科学规划,森林培育,科学经营,森林公园建设,森林生态文化等评价内容。
      科学规划是指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及执行情况,总分6分。
      森林培育是指承担营林生产、森林质量提升等项目情况,总分6分。承担珍贵树种、优质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或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等森林质量提升项目,经验收合格的,得4分;完成年度绿化造林、林相改造、森林抚育或合理采伐利用商品林任务的,得2分。
      科学经营是指发展森林旅游、经济林、林木种苗和林下经济等特色“生态+”产业等情况,总分4分。其中,森林旅游年游客量达到10万人次以上,或建成省级以上经济林、林木种苗等产业基地,或承担省级以上特色林下经济等项目的,得4分。
      森林公园建设是指利用国有森林资源开发建设森林公园情况,总分6分。
      森林生态文化是指通过设立森林生态文化展示厅、森林课堂,开辟森林体验活动场所,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等弘扬森林生态文化情况,总分4分。
    基础设施完备
      基础设施完备包括水、电、路、房基础设施,场容场貌,森林消防设施,智慧林场,林业现代装备等评价内容。
      水、电、路、房基础设施是指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情况,总分6分。
      场容场貌是指环境改造、林区面貌情况,总分3分。
      森林消防设施是指森林消防队伍及设施建设情况,总分6分。其中,建有森林消防指挥机构,且建立森林消防视频监控系统和专业(半专业)森林消防队的;建有专门的森林消防物资仓库的;开展“引水灭火”工程建设,有专门的森林消防水池、防火隔离带、水泵等有效防火设施的,各得2分。
      智慧林场是指建立智慧林场管理、保护、监测系统情况,总分4分。其中,场部及万亩以上林区实现网络、通讯全覆盖的;建立考勤系统及护林员定位系统的;场部及万亩以上林区主要出入口实现远程监控电子信息化的;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森林资源更新数据的,各得1分。
      林业现代装备是指林业现代装备配置情况,总分4分。其中,配置无人机、管护巡逻车、消防车、病虫害防治机械等资源保护类林业现代装备的;配置种苗培育、营造林机械,林木采伐和运输机械等营林生产类林业现代装备的,各得2分。
    林区富裕和谐
      林区富裕和谐包括定性定编定经费,职工保障,职工素质提升,制度建设,项目管理,示范引领等评价内容。
      定性定编定经费是指“三定”方案的巩固情况,总分3分。国有林场公益性质定位明确,落实公益性单位政策的;科学核定国有林场人员编制并保持稳定的;国有林场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管理并及时拨付到位的,各得1分。企业性质的国有林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的,得3分。
      职工保障是指落实职工工资、住房、养老、医疗保障等情况,总分4分。其中,按国家规定落实职工工资待遇,职工收入达到当地同类单位平均水平的,得2分。
      职工素质提升是指落实职工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关注职工文体生活等情况,总分3分。
      制度建设是指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情况,总分4分。
      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申报、实施、验收、台账、材料报送等情况,总分6分。
      示范引领是指国有林场发挥生态建设主阵地作用情况,总分4分。其中,在林区周边乡村林业生态保护、建设中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建成省级以上珍贵树种示范林、森林休闲养生示范基地等的;扩大国有林场经营面积500亩以上的,各得2分。建成市、县级珍贵树种示范林、森林休闲养生示范基地的;创建期内通过场外造林、赎买、托管等方式扩大国有林场经营面积100-500亩的,各得1分。增加的经营面积以林权证或合同为准。
    附加指标
      附加指标包括科研成果、建设成效、工程项目等评价内容。
      其中,积极参与科研项目,近3年获国家级奖项的,选育的林木良种通过国家认定的,每项(个)加2分;获省部级奖项的,选育的林木良种通过省级认定的,每项(个)加1分;取得发明专利的,每项加1分。同一项目不重复计分。
      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建设成效显著,近3年获国家级表彰、经验推广的,每项加2分;获省部级表彰、经验推广的,每项加1分。同一项目不重复计分。
      工程项目是指市、县两级支持国有林场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情况。创建期内市、县支持国有林场建设项目资金超过50万元的,加1分;项目资金超过100万元的,加2分。 本报记者整理
    科研人员在淳安县林业总场国家级良种基地采集数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