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5年来稳居98%以上,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举世瞩目的G20杭州峰会期间,向大会提供各类生鲜农产品292吨,无瑕疵完成安全供应任务;全省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7762个……
近年来,我省坚持“产管并举”,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唯一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如果说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出来还有赖于各种客观因素、略显被动的话,“管”出来则完全是我们主动出击、自觉应对。不断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为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底气,提振了信心,构筑起了一道守住老百姓“舌尖”安全的“铜墙铁壁”。
立足能力全面,打造风险隐患“排雷兵”
设定仪器参数,放进蔬菜样本,编辑矫正数据,依据谱图计算结果……经过检测员一系列操作,仪器显示该蔬菜样本含有多种有机氯和菊酯类农药残留。这样的“问题蔬菜”要是流向餐桌,那还得了!别紧张,这是10月21日在杭州举行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决赛中的一道上机操作题目。
本次省总决赛也是第三届全国检测技能竞赛的浙江省预赛,整个比赛分为理论考试、现场操作、上机操作三个环节,来自全省各地的检测员们各显其能,一展风采。
“这次决赛增加了上机环节,题目难度和往届相比加大很多。虽然考试内容和平时的工作内容基本吻合,但要求更加细致,让我发现了日常工作疏忽的地方,明确了提升的方向。”来自金华市农产品质量综合监督检测中心的决赛选手刘莉说。
以赛促训是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省农业厅每年组织培训班,邀请业内权威专家从法律法规、实验室管理、检测技术等方面对各地一线在岗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各地也通过组织专业培训、引进高素质人才等途径,不断提升农产品检测人员检测综合技能、强化队伍建设。
准确、权威的检测数据,是监管工作的有力武器。目前,我省已基本建成了一支专业能力过硬,肯吃苦、能学习、有担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全省实际在岗检测人员1849人,80%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他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奋战在实验台边,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排雷兵”“侦察员”。
立足覆盖全面,把阵地延伸到百姓家门口
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功能健全的检测机构。
2014年,省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建设列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要求所有县(市、区)、乡镇都要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为公众提供免费检测服务。各地农业部门紧抓政策机遇,争取中央及地方资金扶持,快速推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完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设区市全覆盖,涉农县有质检站,乡镇有速测室的体系框架。“过去,再简单的检测都要送到县一级的检测中心去,现在我们浦江15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了人员、设施齐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村一级依托企业设立了30多家检测室,县、乡、村三级检测机构俱全,老百姓要检测农产品质量是不是安全,不再那么麻烦了。”浦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周海清说。
近年来,我省各地积极推动多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延伸、完善,把检测阵地驻扎到百姓“家门口”。宁波市鄞州区建成区、镇、合作社三级检验检测体系,分批次向3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三品”基地和专业合作社配备农残速测仪器,培训相关人员开展质量自检,并制定相关制度规范速测工作;台州市椒江区在区农产品检测机构内设置快速检测室,并配备快速检测车强化流动服务,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延伸到基地,落实到田头、塘边(码头),覆盖到市场。
目前,全省已建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11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58个,96.6%的乡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配备速测设备1243台/套,平均每个乡镇1.4台/套。
同时,全省检测机构资质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31个通过计量机构双认证的农产品检测机构中,检测参数涵盖土壤检测、农兽药残留、水产品检测和重金属含量等主要常见参数,可以基本满足日常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需要。
立足日常监管,看紧通往百姓餐桌的大门
“平时,我们对局农产品质量监管科、农户、商户等送过来的样本进行常规检测,保障日常农产品输出安全。”松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员周斌介绍说,每天他和同事要检测十几批次的样品。“国庆、春节等重大节假日来临前,还要集中采样,增加检测批次,越是节假日可能越忙碌。”周斌说。
在缙云县,县农业局通过县抽检、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快检、经营户自检的三级检测来减少、避免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和检测漏洞。其中,规定县级定量检测年度不少于400批次,乡镇(街道)年度快速检测不少于300批次。农业生产主体要按照规定对自产农产品进行自检,记录检测结果,并将含有追溯信息的二维码贴到产品包装上。
近年来,我省以隐患摸排为重点,持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全省每年安排监测任务1万批次以上。2016年安排1.4万批次,已开展省级例行检测4673批次,开展各项监督抽查1047批次。频繁、持续的抽检工作,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把通向百姓餐桌的大门“看”得紧紧的。
民以食为天,安全大于天。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一批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机构设置,一套高效运行的日常检测制度和举措,构建起了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牢牢地守护着浙江老百姓的餐桌安全。
杨凌紫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