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供销

嘉兴市供销社多途径参与现代农业建设

  今年以来,嘉兴市供销社系统抓住该市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的机遇,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办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取得了积极成效。
  ——引进合作伙伴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与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在农业新品种培育、结构调整等方面,为农业生产注入科技力量。如南湖区供销社与上海胜林园艺有限公司合作,加快推进嘉兴市供销社系统最大的农业园区——云东农业园区转型,种植效益更好的花卉苗木,目前该产业已成规模,在周边地区渐有知名度,市场前景看好;平湖市农合联牵头组织该市农业、供销等部门,组建全省首个无人机专业合作社,首批培训9名无人机驾驶员,该项目被列入平湖市“金桥工程”。
  ——多渠道发展和尝试“智慧农业”。顺应“互联网+”趋势,在物联网应用、移动终端服务、地理信息收集等方面开展对外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了一批“智慧农资平台”“网上专家医院”“远程农业课堂”等新型服务平台。如海宁市供销社与浙江中农在线合作,建立了一个集在线庄稼医院、农技培训、市场信息发布、智能化农业生产设施示范推广、优质农资商品展示展销于一体的嘉兴首个“智慧农资”服务平台——“海宁市网上庄稼医院”。该庄稼医院自今年6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汇聚了66名专家组成的农业科技队伍,在线解答问题近500条次、发布信息200多条。
  ——利用多种资源实施“精品品牌农业”发展战略。如嘉善县供销社不仅与媒体合作宣传“银嘉善”农业品牌,还与1号店、天猫、京东等知名电商合作,在线推广“锦雪”“果郡王”“东麟湖”“惠绿”等“银嘉善”旗下品牌,使“银嘉善”品牌成为嘉善农业的一张金名片。
  ——大力引进合作项目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全市供销社系统以项目合作为先导,采用上下联合、社企合作、引进合作伙伴等多种方式,在种植基地、农业园区开辟“项目试验田”,尝试开展绿色生态种植。如南湖区大桥供销社引进的中央厨房项目,对合作共建的农业园区、种植基地,从生产、加工、收储等环节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绿色、生态、环保。秀洲、海宁、桐乡等县(区)供销社联合基层社,在现代农业园区中开展农业生态园建设,发展了一批果蔬生态园、生态葡萄园、蓝莓种植园等农业项目,提升了农业的规模和档次。
  ——多方参与循环农业构建。在全市推广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引导合作社转变发展方式,参与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建设。如桐乡市供销社带动各基层社、农民合作社参与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应用杭白菊和茭白秸秆作饲料养羊,稻麦秸秆垫畜禽棚舍后带肥还田、制作草绳及养蚕蜈蚣簇,桑枝果枝栽培食用菌或加工人造板等,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9%。
丁少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