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到金秋时节,衢江大地已披上金色外衣,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下泛起金黄,山坡上一个个金色的橘子从绿叶中探出了头,农民们辛勤劳动了一年,终于到了喜获丰收的季节。
衢江,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闽浙赣皖四省交界之处,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乌溪江饮用水源已成为华东地区最优质的一级地表水。近年来,衢江区把农业“两区”建设作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放心农业、家庭农场,现已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首批百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试点县之一、10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之一、全省首批通过验收的1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之一,打造了一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衢江样板”。
“放心”两字已成为衢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硬牌子。为了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大到自然环境,小到生产的各个过程,无一不是在细致的耕耘中体现“绿色”。
放心农产品走上G20餐桌
位于衢江区周家乡龙园村的淘果园家庭农场,有一位特立独行的80后美女农场主饶胜男。她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拥有硕士学位的她在发现家乡翻天覆地巨大变化时,毅然决然地回乡办起了农场,成为了一个时髦的农场主。
饶胜男虽然年轻,但在外生活多年,她深知能吃上安全的农产品是多么令人安心。所以,她的淘果园家庭农场先后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将350亩荒山改建成生态化的水果种植和畜禽规模养殖基地,坚持“蔬菜杂粮—鸡鸭养殖—农家肥培植”的有机生态循环模式,年产精品土鸡蛋5万多斤。饶胜男非常注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及营销推广,包括创建农场网站、淘宝网店和微信公众平台,2013年,沟果园通过互联网平台收益70万元,2014年收益近100万元。
有机生态的养殖模式,让饶胜男把自家的农产品送上了G20杭州峰会的餐桌。峰会期间,衢江区有5家示范性家庭农场、8个品种获得直供资格,3家供应基地共向杭州峰会总仓输送540只母鸡、2250只老鸭、38880枚鸡蛋、2690公斤嫩姜,食材合格率和接收率均达100%,供会品种与数量均居衢州市6县(市、区)前列。衢江放心农产品能被“史上最严苛”的国宴认可,为参会的各国元首、嘉宾带去“衢江味道”,是全区齐心协力、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衢江区,发展放心农业并不是一个家庭农场的单打独斗。从2013年开始,衢江区以保障舌尖安全为使命,通过莲花现代农业综合区、全旺现代农业综合区、富里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等产业平台带动全区,按照“夯基础、建机制、打品牌、资本化运作”、“四年四步走”计划,大力发展放心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生态养殖更助环境清洁
衢江区是传统粮食大区,区域内不仅稻田面积广阔,而且水资源丰富,全区有水田16万亩,且90%以上水田灌溉用水有保障。为有效推进养鱼稳粮增收工程,2011年以来,衢江区在莲花、大洲、杜泽、全旺等乡镇先后建立了稻鱼共生、稻鳖共生、茭白鱼共生、稻鳖轮作等多种模式的试验示范基地。
华瀚现代渔业园区位于全旺镇尹家畈,下山溪穿村而过,好环境养育好产品,这里也是供货G20的备选基地。据园区负责人王益文介绍,在总结多年养殖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鱼鳖混养”的生态甲鱼养殖模式。小甲鱼从温室孵出后,即被放进露天池塘,“池塘仿照野生环境,在这里,甲鱼以鱼虾为食,通常三四年才能长一斤。”王益文说,好水是“鱼鳖混养”的基础,400亩池塘水全都直接引自下山溪。
检测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下山溪的水质逐年提高,老百姓对华瀚水产品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在市场上,售价200元一斤也供不应求。在园区里,每年除了孵化20万只甲鱼外,还能产出10万斤淡水鱼,“这里的淡水鱼最爽口,没有土腥味。”
在与全旺镇相邻的大洲镇上,农场主傅孔明的家庭农场另辟蹊径,将“养甲鱼”与“休闲游”紧密结合在一起。傅孔明说:“稻田养鱼,水稻生长吸收了甲鱼养殖过程产生的排泄物,甲鱼生长又抑制了水稻虫害和草害的发生,稻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采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生产出来的甲鱼和稻米均达到了无公害标准,真正实现了‘放心农业’。”
傅孔明在养殖甲鱼的同时,开辟临湖农庄,为周末驱车前来度假的游客提供垂钓、餐饮服务。目前,农场已建成稻鳖共生区、稻鳖轮作区、苗种繁育区、休闲渔业区,一场四区总面积600余亩。
监管到位成就舌尖安全
放心农产品不仅是种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从田间到餐桌,每一道关口都严防死守,无一疏漏,才能保障舌尖安全。
全旺镇的高老庄家庭农场在衢州市已小有名气,每年的火龙果上市季节,农场种植的火龙果总会很快销售一空。农场主李仁广说,游客们都是冲着“放心”这两个字买的,“从我们农场里出去的每一箱火龙果都贴有二维码标签。”
用手机扫一扫包装箱上的二维码,何时播种,农药、肥料施用情况,何时采收以及残留农药检测结果等,都能清楚地显示出来。为了降低农药残留,李仁广用甘蔗皮作肥料、水果酵素当营养液,火龙果的农残检测抑制率控制在25%以下,远低于50%的合格线。
陈建海家庭农场位于莲花省级农业园区内,也是衢江区第一家经工商注册的家庭农场。在农场里建有一个快速检测室,每一批蔬菜、水果在上市前都要经过农残检测,合格的才可以“放行”。经过农场检测室检测后,样品还要送到莲花镇农业服务中心检测站,由专业的检测人员再检测一遍。据检测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天各村的质量协管员都要去大户或者散户的田间采样,随机抽样拿到这里检测。
目前,衢江区21个乡镇全部建起检测站,有125家生产基地的产品实现二维码追溯管理,农产品检测网络全面覆盖。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农产品须自检合格,凭产地检测合格证明方可入市。近几年,衢江区农产品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1%至98.6%之间。 郑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