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农业两区建设特刊

三产联动助推“两区”升级

  •   近年来,诸暨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农业“两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打造特色精品、高效生态农业强市,大力发展珍珠、香榧、茶叶、生猪、果蔬、绍兴鸭、水产品、红高粱、竹笋和花卉苗木十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生态循环现代农业,培育壮大现代新型农业主体,全面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努力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构筑了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五年来共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345个,建设面积25万亩;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6个,其中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主导产业示范区8个、特色农林精品园16个,建成绍兴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7个,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24亿元,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列全省第6位。
    一个企业,带动一方产业
    育苗、种植、精深加工、多元营销、发展观光游,诸暨农业连点成线,使得番薯、蓝莓、珍珠、葡萄等农产品经全产业链“镀金”后,得以身价大增,光鲜上市。而该市的蓝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全产业链发展的佼佼者。
    近日,记者在诸暨“蓝美农业”的监控室中看到,该公司的组培室内,一株株蓝莓幼苗,被装在玻璃瓶子里进行温室栽培。该公司办公室负责人许俊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已引进和研发种苗百余种,去年光苗木产值就达到了1.2亿元。”他们向周边农户提供优质种苗推广种植,通过基地加农户的种植模式,“蓝美农业”已建成5000余亩种植基地,通过与全国各地的蓝莓种植户合作,已拥有45000余亩的蓝莓种植生态资源。
    在完成种植布局后,该公司选择产业链向下端延伸的农产品深加工。不论是农副产品还是新鲜水果,对于农民来说,最大的担忧在于销售。尽管蓝莓营养价值高,但在保鲜和远程运输上有着很大的难度。所以,公司从5年前涉足蓝莓产业的第一天起就引入全产业链理念,从蓝莓种苗培育、基地种植、深加工,到最后终端产品销售,形成一整套运行模式。在蓝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颗颗蓝莓经过选果、鼓泡洗果、破壁处理、调配、均质和瞬间高温灭菌等一道道工艺深加工后,成为蓝莓果肉饮料、果酒等饮品和蓝莓酥、蓝莓果干等休闲食品。有了这条深加工生产线,从田间出来的时令水果不再为一时的销路难而发愁。
    “蓝莓深加工产品还不是公司的终端产品和终极目标,我们的蓝莓庄园正在全国陆续上马,依托蓝莓产业发展旅游将成为我们公司的一块重点市场。”许俊向记者介绍,日前,位于台州黄岩占地1000多亩的首家蓝美庄园已经开园,包括诸暨在内的多家蓝莓庄园建设也已启动,该公司计划在全国建设近300个蓝美庄园。如今,该公司正不断完善和丰富蓝莓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一方产业,形成一个小镇
    九月入秋,习习凉风赶走了数日前的酷暑,面对久盼的凉爽天气,喜好郊游的人们开始携家带口外出游玩。坐落在浙江省绍兴诸暨市山下湖镇解放村的米果果小镇,就成了诸暨市民体验农耕文化的一个好去处。
    米果果小镇紧邻中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市场——华东国际珠宝城,距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5公里,占地3000多亩,集农业种植、休闲旅游为一体,从2013年发展至今,已经初具规模。走进小镇的火龙果采摘园,一个个沉甸甸的红心火龙果悬挂在枝头,成群结伴的游客们正在火龙果树前挑选着自己中意的果实剪摘。而在另一边的娱乐区内,丛林自助烧烤、户外拓展基地、动漫水世界、爱情花海、儿童乐园、九品莲花馆、乡村记忆馆等趣味园区,也围满了前来游玩的旅客。
    “我们正在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旅游休闲观光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打造‘六次产业’标杆。” 米果果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陈照米告诉记者。围绕这一发展思路,小镇在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同时,配套建设火龙果文化主题馆、珍珠文化馆,建立火龙果深加工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生态绿色餐饮中心以及农特产品销售中心,为小镇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园内规模化种植火龙果1200亩,火龙果在开花期能吸引游客参观,果实成熟又有两茬收益。深加工这块,火龙果果汁粉、饼干、面膜、果酱、果冻、牛轧糖都已开发成功,同时聘请台湾知名营养师,配出了火龙果形象大餐。
    据诸暨市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米果果小镇的建设和发展,也解决了该公司所在地诸暨市山下湖镇解放村的部分“三农”问题。该村村委会将从农户那里收集的2000亩土地再流转给浙江米果果生态农业集团,总期限为40年。根据协议,集团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0%的股份,2025年前为企业投入阶段,农户不享受分红,但能享受10%企业投入资产;2025年后为企业收益阶段,农户在获得土地租金收益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村股份合作社在米果果生态农业集团10%的股红收益,分红总数保证每年不少于50万元。这种创新的“土地入股+保底收益+合理期限”合作模式,在推动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及农业品牌建设上具有借鉴意义。
    一个集群,致富一方百姓
    珍珠产业是诸暨的六大主导产业之一,诸暨在建设“两区”的路上先行一步,早早建起了一整条完整的珍珠产业链:上游建设珍珠生产基地、中游扶持珍珠精深加工企业,下游拓展包装储藏、物流配送。2014年,诸暨市珍珠产业全产业链被认定为全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
    “以前我们自己搞水塘养殖河蚌珍珠,规模小,产量少,品质也比较低,所以卖不上好价钱。”采访中,诸暨市北部湖畈产业集聚区山下湖镇水产养殖基地的一位珠农老何告诉记者。随着近年来诸暨市对珍珠产业打出转型升级“组合拳”,以龙头企业引领珍珠产业集聚,以公共服务支撑珍珠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打造珍珠产业链,以品牌营销开拓珍珠产业市场,示范基地规模不断壮大,珍珠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如今,全市有珍珠加工企业2459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2家,“山下湖珍珠”区域品牌价值评估137.98亿元,品牌年平均超额收益达13.83亿元。“现在我们只负责河蚌养殖,至于销售,我们都交给了珍珠加工大企业,按照企业规程养殖,珍珠品质上去了,还能卖上好价钱。”老何说道。
    在湖畈产业集聚区内,除了光彩夺目的珍珠,亦是诸暨市的葡萄重要产区。据记者从诸暨市农林局了解到,该集聚区内有专业合作社172个、种养大户330户,其中有水果专业合作社17个、种植大户150户。集聚区土地流转率61.65%,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63%以上。为提高诸暨葡萄的知名度,开拓市场,市果蔬协会为葡萄产业统一注册了公共品牌“美人笑”,并由葡萄营销大户牵头成立“美人笑”葡萄直销收购中心,从2013年起连续4年举办“美人笑”葡萄节,通过线上线下联合推广的方式,诸暨“美人笑”葡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依托葡萄基地积极开展采摘、观光等旅游项目,年旅游观光产值1150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