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农业两区建设特刊

“鱼米之乡”的蝶变之路

——从“两区”建设看柯桥农业转型升级

  •   绍兴市柯桥区因水而兴、因水出名,境内河湖纵横,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素有“金柯桥”之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柯桥农业颇具天赋。近年来,该区以农业“两区”建设为主平台,围绕粮食生产、主导产业提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重点,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2015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为85.15分,在全省82个被评价县(市、区)中位列第十。
    稳粮食,“十二连增”保障有力
      仓廪实、天下安。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柯桥,深知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虽然工业经济发达,但该区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实现了粮食生产“十二连增”。
      金秋十月,在柯桥区平水镇,种粮大户祝建宁看着丰收的稻田,满是自豪。短短几年间,他的种粮面积从原先的几十亩发展到如今的700余亩。祝建宁说,他每年种粮的盈利超过50万元,“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功不可没”。如今,在他的种粮基地里,田块平整,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完善,育秧温室、插秧机、收割机等机械化设备一应俱全,生产的无公害优质稻米,让种粮更赚钱。
      为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产粮基地,柯桥区精心编制、完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与保护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从政策、资金、机制等方面助推功能区建设。
      同时,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努力提高粮田复种指数,大力提升旱粮产业层次,加大对种粮主体的培育扶持力度,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促进“三新”技术推广应用。据测算,已建成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科技应用率与全区面上相比均有较大幅度提升,示范引领作用十分明显,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到2015年底,该区已累计建成粮食功能区10.1万亩,占规划建设总任务的71.5%,累计投资达2.2亿元,有7个粮食生产功能区通过省级验收。今年,该区计划再新建粮食功能区2.1万亩。
    强产业,产业链上做文章
      在柯桥区兰亭镇印山现代农业园区,春有茶香飘万里,夏有蜜桃水灵灵,秋有猕猴桃甜蜜蜜,到了冬季还有番薯可以吃,这个原本主要以经营茶叶为主的园区,从去年开始,实施了旱粮套种,引种了猕猴桃等特色水果,拉长了产业链,效益成倍增加。
      近年来,柯桥区的农业园区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农业园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加工,开展采摘游,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
      到目前,全区已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个(即柯桥南部现代农业综合区),省、市级农业园区62个,现代农业园区累计投资超过7亿元,涌现出了稽东红豆杉精品园、柯岩街道宇成果蔬现代农业园区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园区,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亮点。
      如今,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为柯桥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该区立足蔬菜、畜禽、水产、花卉、茶叶、竹笋、干鲜果七大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全产业链建设和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全区已有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6只、浙江名牌(著名商标)54只,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5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325家、128家。
      不仅如此,柯桥区还大力扶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积极推进2个休闲农业观光带和6个观光点的提升发展,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平水镇金渔湾农庄等一批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强势崛起,农业经营效益十分可观。
    促生态,绿色安全后劲足
      位于柯岩街道的绍兴宇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里宾客盈门,众多市民来到这里领略田野风光,享受生态农业带来的丰硕成果。这里不但有蔬菜瓜果基地,还有水产生态养殖塘,产出的农副产品绿色环保,市民可以在这里采摘新鲜的蔬菜瓜果,打捞最地道的河鲜,感受什么是原生态的食材,并品尝到原汁原味的菜肴。
      如今,绿色生态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核心理念。柯桥区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积极推广虾鳖混养、稻鸭共育、稻虾轮作等生态种养模式,鼓励农民开展农牧结合、立体种养、间作套种、水旱轮作、资源循环等新型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后劲更足。
      在畜牧业上,该区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保留的养殖场均已配置了生态养殖设施,养殖污水经过生态消纳或处理达标后纳管排放。同时,加快推进美丽生态畜牧业建设,有4家猪场被列入省级“美丽生态牧场”建设。
      在种植业上,该区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拟订了柯桥区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秸秆肥料化还田,去年累计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6.6万亩,化肥减量544.3吨,农药减量47.3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1%。
      绿色生态的生产方式,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15年底,共有44家企业安装了二维码追溯系统。2015年共开展监督抽检农产品450批次,检测合格率99.78%。配合省、市级部门到我区开展例行监测抽检61批次,合格率为98.4%,成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县(市、区)。 胡广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