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农业两区建设特刊

点上出彩 线上美丽 面上洁净

——德清打造美丽田园助推现代农业纪事

  •   初秋时节的德清,田野上,泛黄的稻穗迎风摇曳;休闲农庄里,游客采摘着时令水果;瓜渚湖内,白鹭齐飞,令人如痴如醉……近年来,德清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两美浙江”建设部署,立足于争创“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和实现全域美丽目标,大力实施美丽田园整治工程,打造德清休闲农业金名片,呈现出“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田园景象。
    万点整治 建设“整洁田园”
      在德清莫干山镇沈小林的承包林地里,一间砖木式结构的小平房矗立在林地边上,格外显眼。三堵粉墙上崇山峻岭,流泉飞瀑,燕雀彩蝶飞舞其间,好一派江南美景。想不到的是,这是间用来堆放农资、劳动工具的生产用房。在如今的德清,这样的“惊喜”比比皆是。
      今年初,德清县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业生产管理用房“万点”整治行动,并以此为突破口,打响田地清洁保卫战,美丽农业建设初见成效。为做好该项工作,县里不仅出台了相关政策,还邀请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江南大学等单位,结合德清农村风貌统一设计农业生产管理用房。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投入资金6.95亿元,完成农业生产管理用房整治7559幢,复垦土地418万平方米。
      在开展农业生产管理用房整治的基础上,德清还紧紧围绕“清洁化、整洁化、生态化”,积极推进“水土气”同治,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德清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从2014年起就启动了温室龟鳖养殖整治,截至今年8月底,全县772户温室龟鳖养殖大户的120万平米温室大棚已全部拆除,温室龟养殖实现“清零”,这些农户已向鱼虾混养、蔬菜菌菇种植等高效生态农业转产。此外,当地还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场生态化建设,以水污染治理推动畜禽产业转型升级。
    循环利用 营造“干净田地”
      车间里,粉碎机大口大口地“吃着”农作物秸秆。“咬”碎后的秸秆经过加工,不一会儿就成为一袋袋供兔、牛、羊吃的饲料。这是记者在浙江德清科力饲料有限公司见到的一幕。“我们每年向农户回收废弃秸秆1万吨,相当于消化了全县秸秆总量的10%。”公司副总经理杨良说。
      德清每年要产生农作物秸秆约11万吨。为消化这些秸秆,当地政府动足了脑筋。“县里出台了《关于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通过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德清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德清禹越镇三林村永福食用菌有限公司年产菌菇100吨左右,生产菌菇的主要辅料就是秸秆。每年晚稻收获后,周边农户就会把晒干的晚稻秸秆送到公司,公司以每吨500元价格予以收购。“这些秸秆都是‘宝贝’,我们每年需要4000吨稻草秸秆做辅料,相当于七八千亩水稻田的秸秆量。”公司总经理许伟忠说。据了解,德清年食用菌产量1295吨,可利用秸秆3500多吨。此外,德清在8万亩早园笋种植基地中大力推广稻草覆盖技术。
      德清还建立了“村收集、乡镇运送、县处理”的秸秆综合利用机制。各乡镇将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工作分解到村、组,并抽调干部包村、包组、包田块,逐村、逐组、逐户落实禁止露天焚烧的措施。至2015年底,全县已建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54个,通过秸秆还田、秸秆发电、秸秆加工等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4%。
      德清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德清还围绕美丽田园建设,推进农业“双减”与“回收”工程,鼓励引导经营主体增加商品有机肥使用量、大力推广“稻鳖共生”等农作制度,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清洁化,化肥、农药用量年均降幅在2%以上。同时,还在全县建立乡镇、相关部门、经营单位、农资公司、专业环保单位“五位一体”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模式。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已建成回收点56个,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超90%,处理率达100%。
    农旅融合 打造绿色“聚宝盆”
      周末,与亲朋好友一道去果园摘些时令果蔬,或在那里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事活动、感受农家的淳朴……这一切,在德清很容易实现。依靠好山好水,实现农旅融合,已成为德清美丽田园建设的一大亮点。
      对德清县武康镇长春村南凯生态农庄负责人黄建南来说,休闲农业就是个“聚宝盆”,不断给他带来惊喜。“我们村山水美,是休闲度假好去处。”黄建南告诉记者,三年前,他了解到政府大力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后,便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办起生态农场,种植时令蔬菜瓜果,挖了荷塘、鱼塘,搞起休闲农业。“一到周末,游客就特别多,人气就是‘聚宝盆’啊,年收入超过百万元应该没问题!我还打算建一个养老休闲度假中心,吸引都市人过来养老。”
      依托美丽田园,越来越多的德清农民尝到了休闲农业带来的甜头。每年夏季,德清新田农庄便人气爆棚,前来采摘“空中西瓜”的游客络绎不绝。与“地爬”式种植西瓜不同,新田农庄在连栋大棚内种植“空中西瓜”好处多多。“西瓜的瓜蔓依附网架长在空中,光照均匀充足,西瓜的甜度和口感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方便游客采摘体验。”农庄负责人佘国兴告诉记者,每年有三分之一的西瓜是靠采摘游销售掉的。
      据德清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德清以美丽田园建设为抓手,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带,积极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美丽经济”效益日益显现。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159家县级以上休闲农业园区,东部蚕乡古镇、中东部精品渔业、中部防风湿地和西部异国风情等四条美丽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带正在规划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农业园区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变“盆景”为风景。
      德清还围绕以“洋家乐”为代表的高端民宿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业体验、加工体验、运动体验等新型业态,积极发掘桑基鱼塘、古法珍珠养殖等传统农耕文化,筹办敬农节等民俗节庆活动,提升和扩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竞争力、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549个,2015年接待游客78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87.72亿元,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姚力丹 沈中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