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文 叶敏/摄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浙江农业“两区”建设将翻开新的一页:“十三五”期间,浙江将进一步深化农业“两区”建设,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领浙江农业转型升级。
产业集聚 新目标指引新方向
珍珠产业是诸暨市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通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年产值百亿元的珍珠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全市3000多农户从事珍珠养殖,年产珍珠800至1000吨,建起全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场,带动1.5万人就业,诸暨珍珠产业全产业链被认定为浙江省示范性农业产业链。
在农业“两区”建设中,我省各地在行业龙头引领、农产品市场流通、农产品加工、区域公共品牌、公共服务平台等五大驱动力的引领下,一批土地、资金、科技、产品、人才等要素集聚的产业集聚区雏形初显:海盐县依托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自建、共建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全县高标准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做大肉制品精深加工,建设生猪文博园,促进生猪产业一二三产相互融合;松阳县推进茶叶产业向“全价利用、跨界开发”发展,开发出茶多酚片、茶叶年糕、茶叶香肠等茶叶保健食品,以及茶乡骑行等衍生产品,茶叶综合利用的年产值已达4.5亿元;台州市黄岩区利用当地丰富的水果资源,建立专业水果罐头加工园区,集聚了10多家水果加工企业。
据悉,未来5年,我省将打造30个左右产业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产业互相融合的农业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将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全产业链发展为主线,以龙头企业和产地市场为核心,通过集聚资源要素、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市场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水平。
农旅融合 新业态带来新机遇
这几天,磐安县玉山镇凯达蓝莓种植园主赵永炉正在修整果枝。今年,他的果园接待游客7000多人次,仅此一项收入就超过40万元。采摘旺季,他推出了蓝莓现采现榨活动,让游客免费品尝蓝莓酒,去年酿制的5000公斤蓝莓酒一售而空,销售收入200多万元。
浙江正在诞生越来越多的“赵永炉”,他们既是农场主,又是乡村旅游的经营者。随着“两区”建设不断深入,农业不再仅仅是卖农特产品,农旅融合赋予其新的发展机遇。“通过让消费者现场参观农场生产基地,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体验农事生产,一下子就人气爆棚。”嘉善淞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章红飞说,公司有果园600亩,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可供游人采摘,同时还设有产品展示区、观光长廊、茶餐厅等,可供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参观游览。
近年来,嘉善利用北部水域、南部田园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不同类型的休闲农业,重点打造西塘、大云、姚庄、丁栅、陶庄等农业特色镇,在发展水果、设施蔬菜、淡水鱼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同时,又将杜鹃、窑业、农耕、渔作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成功拓展了农业的潜在功能,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了解,目前我省的休闲观光农业区已达3420个,从业人员近30万人,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达227亿元,带动农民增收40多亿元。“十三五”期间,我省建设的“特色农业强镇”就是瞅准了产业融合的巨大潜力,以地方特色产业为基础,农旅融合发展为主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挖掘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优势,融合文化、旅游等功能,促进生产、消费和体验互动。
据记者了解,未来5年,我省将培育100个左右特色农业强镇,要求每个特色农业强镇建成2个以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休闲农业观光点,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休闲农业年总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
绿色生态 新理念激发新动力
种植园废弃的菜叶成为养殖场的绿色饲料;畜禽的粪便和打碎的农作物秸秆混合制成绿色有机肥还田;动物的粪尿通过集中发酵成为沼气,免费供应给周边农户烧火做饭;沼液通过管道流进种植园肥田,成为最好的肥料……这是宁海县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所展现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内的绿丰生态有机肥有限公司与附近养殖户达成协议,将养殖户的畜禽排泄物用于生产有机复混肥,年产值可达近千万元,还为养殖户节省了近20多万元的清理费用。
在农业“两区”建设中,绿色生态的发展方式已深入人心,并被付诸实践。
龙泉市兰巨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的1.6万亩种植园内,科学布局了猪场、羊场、肉禽场和有机肥加工厂,他们采取“猪-沼-作物”、“畜禽粪便-有机肥-作物”等循环模式,实现种养业有机融合;位于长兴县和平镇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的兴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协议,每年收购秸秆600多吨,加工成有机肥后再销售给周边的种植大户,用于大棚蔬菜、葡萄、芦笋、茶叶等经济作物,有效解决了农业废物污染问题。
据悉,目前我省已建成生态循环示范县22个、示范区104个、示范企业101个。“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按照打造整洁田园,建设美丽农业的要求,深入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
位于台州市黄岩区北洋农业综合示范区的台州绿沃川农业有限公司,采用现代化的全自动育苗、无土栽培种植技术生产的无公害蔬菜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图为10月10日员工正在流水线上分拣包装刚采摘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