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
杭新景高速杭州段:树种丰富,绿化面积达185.2万平方米。2014年成为我省“四边三化”样板路段;2015年获中国最美景观高速路称号。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连接线宁波段:绿化植物以乔木为主,采用乔灌草结合、富有层次的复式栽培方式。中央分隔带在满足行车安全的基础上大量运用了紫薇、夹竹桃、红叶石楠等开花、色叶树种,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景观。
温州绕城高速北线:共栽植乔灌木8万多棵,苗木品种达30余种,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宜林地绿化率达到100%。在公路绿化中引入“城市森林大道”概念,搭配鹅卵石步道与木凉亭,路容路貌整洁美观。
申苏浙皖高速湖州段:绿化面积51.27公顷,宜林地绿化率98.94%,被评为2008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奖(优质工程)”,2011年荣获全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黄衢南高速衢黄段(常山-开化):是省内第一条典型设计示范和创精品的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以海桐、桧柏等为主,高低搭配、红绿相间;互通区、收费站、隧道渐变段和服务区主要以金森女贞、黄山栾树等为主,乔灌结合;路侧及边角以无患子、红叶石楠等为主,全线边坡全部覆盖植被。
国道省道
G104国道长兴段: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公路两旁连绵数十公里的香樟林,枝叶茂盛,四季常青。植物配置体现常落结合、色叶穿插、乔灌草花搭配,色彩明快,成为浙江北大门一道亮丽的风景。
S210(原20省道)桐义线桐庐至建德段:道路绿化以乡土树种香樟、冬青等乔木片植为主,乔灌草结合配置,并运用各种建筑要素和材料,艺术地表达了人文景观。
S311(原38省道)象西线象山段:这是象山第一条一级公路,路况和绿化设计等级高,全线绿化面积70万平方米,2003年至今,一直保持着“省级绿色通道示范路段”称号。
S223(原41省道)仙清线永嘉段:绿化植被种类以紫薇、红叶石楠、爬山虎等为主,绿化率98%。沿线安装了太阳能和市电互补的节能灯,绿色环保。
S220(原44省道)上松线武义段:绿化面积2.2万余平方米,另有5处农耕历史文化景观,建筑及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文化墙1800平方米,是武义县贯穿南北的一条绿色文化走廊。
县道
X713淳杨线(淳安县排岭半岛骑行驿站至汾口镇):70%路段临湖,沿线种植160多种木本、草本花卉,2015年获“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和“中国最适合骑行游览线路”荣誉称号。
X857洞头五岛相连公路:这是洞头对外陆路交通的唯一通道,绿化面积10万多平米,形成了一条“蓝色海岸、绿色通道”的线状景观带。
入城大道
杭千高速桐庐入城口(桐庐县迎春南路):绿化面积约35万平方米,道路两侧乔灌木疏密变化、色块交替,呈现出一种柔和的自然美;中间隔离带内的苗木花卉与周边区块绿化相结合形成鲜明的色彩景观效果和四季景相。
中兴大道(杭甬高速绍兴出口入城大道):两侧宜林地段绿化率达到95%以上,花、灌、乔从低到高立体绿化,坚持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打造出桃红柳绿的江南水乡景观。
本报记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