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种植业

一手抓好秋收冬种 一手抓好功能区建设

我省力争实现160亿斤粮食生产总目标

  □本报记者 王美华
  本报讯 近日,孙景淼副省长到农业厅调研时,提出要按照“狠抓不能松、力保不能退”的总体要求抓好粮食生产工作,也就是1900万亩面积、150亿斤总产要“力保不能退”,1950万亩面积、160亿斤总产要“狠抓不能松”,一个是保底目标,一个是争取目标。根据省里的要求,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近日召开的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浙江分会场上指出,今年我省粮食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要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要求各地一手抓好秋冬种,一手抓好功能区建设,力争实现160亿斤粮食生产总目标。
  林健东强调,秋冬种是第一战,各地要及早部署。一是要根据晚稻成熟期和当地冬种作物适播期,安排好晚稻收获进度,及早做好机械化作业准备。要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精心组织力量,合理调度收获、烘干、运输等机具,有效指导跨区作业,加快晚稻收获进度,确保晚稻丰产丰收、颗粒归仓,为冬种及时腾茬,在季节上争取秋冬种主动权。二是要及早开展冬种种植意向调查,了解掌握今年冬种生产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提前研究谋划冬种生产指导性意见,争取尽早出台实施符合当地实际的冬种政策,努力调动农民冬种积极性。要充分利用冬闲田,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多种大(小)麦、马铃薯、蚕(豌)豆等作物,努力扩大油菜、冬季蔬菜和冬季绿肥等面积,实现“绿色过冬”,切实减少冬季抛荒。三是及时做好秋冬种指导服务。各级农业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及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冬种生产第一线,积极开展生产督导和技术指导。要积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及时搞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调运和余缺调剂,加强农机信息调度,组织机械播种、开沟等服务,加快冬种进度。要加强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批发市场、超市与生产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产销对接,促进农产品销售。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完善各项应急防控措施,有效应对各种灾害的发生。
  秋冬季晴朗天气居多,是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晚稻收获后也方便田间施工作业。林健东要求各地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提升改造。首先,要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进度。各地要对照年初省里下达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倒排时间表,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加大投入,加快农田基础设施施工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同时,及时组织农业、水利、国土等部门专家成立验收专家组,对当年建成的粮食生产功能区进行验收认定,并及时做好上图入库工作。其次,要加强破损严重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改造提升。在前期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将面积500亩以上破损严重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列入改造提升的重点对象。要严格按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标准,用足用好用于维修管护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水稻生态补贴资金,统筹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等项目,高标准推进破损严重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改造提升,重点改造低洼区的排水沟渠,确保“涝能排”,完善山丘区的灌水沟渠,确保“旱能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