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人物

干净整洁的田野总有他的身影

——记缙云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副站长邓曹仁

  □见习记者 唐豪
人 物 速 写
  邓曹仁,男,196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缙云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副站长。30余年来他一直默默无闻奋战在农业第一线,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进行茭白田养鱼、养鸭试验,积极参与废弃农药包装物的回收和处置,总结的“单季茭收二茬生产技术”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曾获缙云县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丽水地区科学青年奖、省政府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
  “相比前两年,今年回收的农药瓶、包装袋多得多了,8月24号刚刚运走一批,进行无害化处理。”缙云县皓帆农资经营部负责人杨皓帆说。简单的一句“多得多了”,背后却是邓曹仁跟同事两年多的奔波忙碌。
  自2014年缙云县委县政府实施“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和处置”以来,除了农技站的日常工作,邓曹仁为此忙活开了:跟随农业局相关领导去余杭进行考察学习、翻阅农药使用法律法规、走遍田间统计数据、调查民意……
  经过几个月的调研,邓曹仁等人完成了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的试行方案。但是,怎样推广却是一个大问题。
  为此,邓曹仁费尽心思,几乎跑遍了村村户户。在一次下乡收集反馈信息的时候,邓曹仁发现各地农户对废弃农药瓶回收的态度相差很大,“每个农药废弃物的回收价是0.2-0.5元,大多农户对此很积极。但有些地区的农户相对富裕一些,就不是很积极了。”
  农户积极性不一,这让邓曹仁很苦恼。“与其让农民自发回收废弃物,还不如让经营点组织回收。”当邓曹仁的脑海中闪过这个想法的时候,他也找到了灵感。随即,他展开了一系列调研,最终提出“谁销售谁回收”原则。
  “2014年9月,我们在全县89家农资经营点建立了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点,一个回收点一个回收号码,责任明确。要求各农资经营点在出售农药的时候,贴上各自的回收号码。并且在原有的回收价格基础上,给予0.1元/只的回收工时费。”邓曹仁说。
  自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点建立以来,在短短的3个月内,共回收了126.6万只废物农药包装物。“通过对新旧废弃农药包装物全回收,避免了废弃农药包装内残留的农药污染土壤、水质,有效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邓曹仁兴奋地说。
  2014年至今,54岁的邓曹仁一直在田间地头忙活着废弃农药包装物的回收以及病虫害防治培训等工作,当有人提及该“好好休息一下”,他淡淡地答道:“还吃得消,为了这青山绿水干一点,没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