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国栋
一公斤大米最高卖到220元,您相信吗?享有“中国第一米”之称的宁夏青铜峡市的有机富硒大米就是这个价。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青铜峡市的宁夏汇丰源有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只见一片片绿油油的有机富硒水稻在风中摇曳。望着眼前的连片稻田,今年已51岁的全国劳模、合作社负责人包立新说:“虽然辛苦,但看到稻田里鸭蟹成群、稻花飘香的情景,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2010年,包立新到黑龙江“拜师学艺”,开始尝试种植有机水稻。他率先在叶盛镇地三村和蒋滩村流转土地8300亩,购置各类农机设备75台,建立了目前全区规模最大的有机水稻生产基地。他采用新技术,使水稻出米率提高了8%左右。目前,合作社生产的有机稻米在欧盟461项有机食品指标检测中全部合格。
随后,记者来到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里的蔬菜大棚着实让人大长见识。“我们采用的是基质盆栽法,一个棚能顶一个半用。现在进大棚栽培的辣椒苗已在别的棚内‘寄养’了一个半月。这样做的好处,不仅能提高大棚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植物可以在最佳状态下生长,病虫害少,采摘期长,产量自然就高。”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子强说,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已拥有二氧化碳增施、大行距高密度高产栽培、立体栽培、主动蓄热系统、痕迹灌溉、作物冬季补光、地中储热增温等农业先进技术30多项。
利通区被公认为适宜奶牛生长的地方。记者来到利通区犇腾养殖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场采访时发现,这里闻不到异味,养殖场的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被严格区分开来。合作社理事长马兴云说:“我们与蒙牛、金河等乳企合作,2000头奶牛每日产的40吨鲜奶供不应求。”目前,奶牛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第一产业。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厅长王文宇说,宁夏素有“塞上江南”“西部粮仓”之美誉。近年来,宁夏全面提升“一特三高”(特色农业、高端市场、高品质、高效益)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特色优势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86%,农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中来自特色优势产业比重达43%。农业特色产业已成为宁夏现代农业的一道靓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