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无人植保机在稻田里唱起协奏曲,基于云计算建立的精准种植系统给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带来变革,农产品销售出现困难有人会通过网络提供帮助……
温岭:现代农业之花处处绽放
□本报记者 徐琳/文 叶敏/摄
  初秋时节,漫步在温岭农村,时不时可见无人植保小飞机在稻田里唱起协奏曲;一拨拨游客拿着手机扫一扫,放心地带走一箱箱水果……更让人欣喜的是,基于云计算建立的农业精准种植系统给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带来变革;农产品销售出现困难了,有人会通过网络提供帮助……处处绽放的现代农业之花,正在给温岭农村带来喜人的变化。
舌尖安全 重中之重
  说到温岭的农业,不得不提的一个地方就是箬横镇。箬横的粮食种植面积占全市的三分之一,这里有名声远播的“玉麟西瓜”,还有成片的葡萄园和西兰花……为了保护“舌尖安全”,作为农业重镇的箬横,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该镇早在2012年就建起了农产品检测室,配备了两名专职检测员,对时令农产品进行安全快速检测。“农产品质量安不安全,要由检测数据来说话。到8月底,今年已抽查了近300批次,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全镇未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箬横镇农办副主任郑贤彪说,除了镇里抽检,一些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也主动将农产品送来检测,大家共同为餐桌安全把关。
  外地的消费者虽然不能亲自将产品送来检测,但也不用着急,“手机拿出来,扫一扫二维码,产地、施肥时间、上市日期等一目了然。”温岭江辉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江祥夫说,他是箬横镇较早种植铁皮石斛的农户之一,目前面积有20亩,在石斛种植及育苗技术上有自己的优势,但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和管理不够完善,产品优势也就凸显不了,“后来,我在农业部门的帮助下,规范了生产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还在产品包装上贴上了二维码标识。有了这个标识,消费者吃得放心,产品的销量也增加了不少。”
  从去年开始,温岭市在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企业中推行二维码溯源系统,该系统涵盖了品种、产地、生产主体、检测检验等各种信息,消费者只要“扫一扫”,便可追溯到生产全过程,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管理部门也能快速地查到产地,找出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经营者。目前,全市各镇(街道)均建立了农产品检测室,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智慧农业 异军突起
  在今年7月初举办的第三届温岭农博会上,占地600平方米的智慧农业展区是最受人们关注的区块。基于云计算建立的农业精准种植系统、物联网监测控制装置、智能气象站、智能水肥一体机等设备吸引了与会者驻足体验,农户、消费者与现代农业零距离接触,感受智慧农业给生产带来的变革。
  在温岭,人们不仅在展览会上可以体验到智慧农业的魅力,田野里也可以感觉到智慧农业带来的变化。“工作人员用皮尺测量的结果是2.713亩,用传统的GPS测亩仪测量结果是2.26亩,而这辆安装了北斗农机作业终端的收割机在完成作业后自动测量的结果是2.7亩,精度超过97%。”该市松门镇有关方面负责人说,8月初的一天,工作人员在南塘现代农业园区的一块稻田里进行测试收割,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半小时就完成了收割,测量工作也同时完成。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新型收割机在正式开始作业后,每3秒就会自动打1个点,最后形成一个行驶轨迹图,并自动生成作业田块的面积,精度可达97%以上。除了测量面积外,这台收割机还可以与手机APP相连,有关人员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看到收割机所处的位置以及工作状态,根据作业情况进行调配管理。
  新河镇坦头工业园区里,有一家生产双孢菇工厂化栽培装备的农业现代化企业——浙江宏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据公司董事长莫丹君介绍,公司目前已研制出最先进的双孢菇栽培技术国产化成套设备。利用这套设备,每平方米的双孢菇产量最高达35公斤,“传统的栽培模式,一般一年只能栽培一季,而用这套生产设备,一年可栽培6季。”
  在温岭农村,几乎处处能看到智慧农业给传统农业生产带来的变革。
“三位一体” 服务周到
  试想一下,如果农作物生了病,有专家团队为你服务,帮你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农作物收成后找不到销路,有人可以对你的产品进行包装,帮助你在网上打开销路;资金有困难,金融网点随时伸出援手,让你轻松贷款无后顾之忧……这样当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是不是轻松了很多?回答是肯定的。随着“三位一体”改革在温岭推开,这些愿望正在成为现实。
  去年10月,温岭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三位一体”改革推进市。今年4月8日,新河镇农合联挂牌成立,这是温岭第一个镇级农合联。4月22日,全市16个镇(街道)农合联组建工作全面完成,共吸纳会员852家(个)。5月9日,市级农合联成立,吸纳会员184家(个),实现了市镇两级农合联全覆盖。这些会员,不仅有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有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他们分布在温岭农业的各个重点领域。
  成立农合联只是“三位一体”改革的第一步,接下来打造的五大平台,将使农合联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五大平台包括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农民技能培训中心、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资产经营服务中心。市农办相关工作负责人说:“通过现有的温岭特产馆,进一步加快村邮站建设,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运用‘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建设一个永不落幕的网上农博会,从而将温岭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三位一体”中最重要的一环是金融。农业仍是一个弱势产业,贷款难、贷款成本高是农民面临的融资难题。为此,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面,推进农合联会员信用建设,推行农合联会员授信服务,建立农合联担保服务机制就成了重头戏。据了解,农合联担保服务机制建立后,将对农合联会员进行信用评定,根据评定的等级给予不同额度的授信,会员需要资金,不用担保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授信额度,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