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专题

仙居全力打造绿色农业品牌

  •   近年来,仙居县把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创建作为打造中国高端农业和县域绿色化发展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本做到有网络、有人员、有机制、有设备、有保障,真正实现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实现了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推进了农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县已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30万亩,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生态县、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成功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省级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县。农业部、省农业厅把仙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做法概括提升为“‘3+X’全覆盖、农业生产标准化、全程监管零距离、追溯问责保安全、提质增效得民心”的仙居模式。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创建,促进了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升了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铸造了仙居绿色农业品牌。
    加强机构建设,健全监管网络
      该县从强化质量管理职能入手,成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科,负责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强化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作用,联结村级农业服务站,指导企业、合作社、村户开展质量监管工作。按照“1+N”形式,以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农业园区、村级等服务工作站、培育服务型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科技示范户,构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形成了由农产品质量管理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乡镇(街道)农产品质量专管员、村农产品质量管理助理员、生产单位农产品质量内管员构成的“县、乡、村、户”四级监管服务网络。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该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升质管人员业务素质,从根本上扭转重技术推广轻质量监管的局面。一是开展农技人员大培训。针对农技人员农产品质量业务不熟悉情况,每年对337名农技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二是加强专职监管员培训。采用定期或不定期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全县23名质量监管员进行强化培训,不断提高监管员队伍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监管能力。三是组织检验检测人员培训。根据主导产业需求,组织相应的专业培训。如每年6月份杨梅集中上市前,邀请县农产品检测中心专家,对36名质量检测人员进行检测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指导,巩固和提高检测水平。四是开展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培训。在全县1800多名县级乡土人才中选拔素质较好的500多名人才担任村级和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五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户培训。通过发放《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等乡土人才专用教材、设立田间学校、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实践基地等方式,在课堂、田头、基地对农民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等方面的培训。全县标准化技术普及率达65.8%。
    改善服务条件,提升监管效能
      该县按照“提高县一级、强化乡镇一级、发展市场一级、延伸基地一级”的思路,从强化质检管理职能入手,整合工商、质监、药监等相关部门的检测设备、经费和人员等资源,投资1100万元,在县农业局建成了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中心通过了省农产品质检机构考核复审和资质认定复查及扩项现场评审,三个认证授权检测的参数涉及农药兽药残留、抗生素、重金属等61项,形成了整体效能和规模效应。同时,不断加大各级检测室软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全县建成乡镇定性检测室20个,市场、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定性检测点8个,全部配备农残快速检测仪,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形成了以县级检测中心为总监控,乡镇、市场、生产单位等检测室为检测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四级检测网络。如仙居县的杨梅产业,监管上实行“两卡四制度”。“两卡”是农产品产地编码卡和杨梅质量检测卡,仙居杨梅凭“两卡”入市销售,合作社、企业则凭“两卡”收购杨梅。“两卡”加上质量监测、质量追溯、基地准出、市场准入等“四制度”,着力编织仙居杨梅质量安全的监管网络,决不让一颗不合格杨梅流入市场。2016年该县杨梅产值达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
    强化监管措施,保障质量安全
    一方面,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落实购买索证索票、经营台账制度。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发放农药经营许可证66张,发放率达到100%。在47家农资经营单位建设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平台,构建放心农资经营和配送网络。结合“绿剑”集中执法行动,开展投入品质量抽检和执法检查,实现主要投入品品种全覆盖。开展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处置,制定出台《仙居县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处置方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乡镇建立集中回收点,落实各村秀美田园保洁员,做好本地废弃农资包装物回收。目前已累计回收废弃农资包装物32.4吨,回收率达82%,回收处置率达100%。另一方面,加强基地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仙居杨梅、仙居鸡、绿色稻米、山地蔬菜等主导产业优势,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立足“绿色、有机”,严把“三关”,即严格选择标准化生产基地,严格制定农业生产技术方案,严格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6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3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杨梅)标准化生产基地顺利通过农业部验收。积极开展“三品”认证,截至目前,该县共有有机农产品25个、绿色食品25个、无公害产品10个,“三品”认证总面积25万亩。
    创新信息管理,实现质量追溯
      依托行业协会抓好主导产业追溯建设。目前,已建成仙居县农产品生产主体信息库,信息库涵盖190家规模以上生产主体。县内共有71家生产主体全部配备二维码打印机,45家生产主体配备农残快速检测设备,开展二维码追溯,县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主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比率达到100%,共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上传检测数据27584条,二维码追溯记录1153条。同时,该县还在集镇街道、村头、田头、市场、农业园区内设立了大型显示屏,公布检测信息。在重点农业园区内,采用了物联网技术,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查看田间农事操作、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产品长势等农业生产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