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养生

奥运“捧红”拔火罐,医生提醒——

“火罐”不是你想拔就能拔的

  奥运会上,“飞鱼”菲尔普斯一身的火罐印子,让拔火罐这一中医传统疗法在奥运季火了一把。中医粉们对这种传统疗法推崇备至,杭城各大医院的针灸科、推拿科等相关门诊里拔罐的人数猛增。但也有怀疑论者认为拔火罐并非古代中国特有的疗法,也没能通过现代医学的检验,是一种“安慰剂效应”。
  事实上,不管是赞同者还是反对者,网络关于拔火罐的说法存在着很多误区。
  现代临床医学证明,拔火罐确实有其疗效,但火罐不是随便就可以拔的。想要通过拔火罐带来健康,就必须正确认识这种传统疗法。中医专家指出,擅长祛湿、治痛症的拔火罐,并非人人适宜,且拔罐频率和时间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决定。
●拔罐和放血疗法、刺络疗法一样吗?
不一样!刺络疗法泻热 拔罐祛湿祛风
  网络上质疑拔火罐的一个主要缘由是被西方放弃的“放血疗法”。一些人认为拔火罐属于放血疗法的一部分,自然要跟着“殉葬”。
  针灸科主任医师陈兴华表示,绝对不是。且不说拔罐与放血疗法相去甚远,即使与刺络疗法相比,两者之间也有本质的差距。他表示,虽然两者都有出现毛细血管的破裂(拔罐通常不出血,刺络疗法会少量出血),但在治疗的疾病类型上不相同。
  刺络疗法主要有泄热的作用,用来治疗热症,例如发烧、偏头痛等。拔罐主要的作用是祛湿、祛风,主要用来治疗湿气重、痛症和消化系统疾病。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医的各种特色疗法在治疗之前,首先需要辨证,根据病人和病情的具体情况不同,采用的治疗方式也不同。“拔罐在临床上大量应用,事实证明这种疗法在治疗一些特定疾病的时候,确实有很好的疗效。”陈兴华说。
●为什么运动员爱拔罐?  
湿气重、痛症、消化系统疾病 适合拔罐
  运动员,尤其是游泳运动员,喜欢拔火罐并非因为中医的“神秘力量”,而是确有其医理。陈兴华说,拔火罐在治疗湿气重、痛症、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效果十分突出。
  中医讲的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其中,内湿与大鱼大肉、吃不易消化的食物等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而外湿则是与天气、环境有关,淋雨、泡水等都会容易受湿邪。经常泡在泳池内的游泳运动员,更需要祛湿。另外,运动员训练强度大,常常出现肌肉、关节痛等,拔罐对于缓解痛症确实有显著的效果。“夏天是拔罐的最佳季节。”陈兴华表示,对于普通人而言,拔罐除了可以缓解颈肩腰腿痛,还有祛湿、健脾胃的功能,对于湿气大、容易消化不良的夏季而言,拔罐确实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养生方式。
●拔罐有危险吗?
专业医生操作就不危险
  确实,不专业操作不仅可能造成烫伤,而且难以达到治疗效果。但对于正规、专业的医生来说,拔罐并不存在危险。“拔罐出现危险的原因主要是用火的问题。”陈兴华说,有些所谓的中医养生堂,提供拔罐服务的通常不是正规培训的医生。拔罐时需要用火烤玻璃瓶,瓶内空气温度升高造成瓶内低气压,瓶子吸在皮肤上形成局部“负压”,这是拔罐治病的根本原理。
  不专业的人进行拔罐操作,如果在点火的时候不小心将酒精泼在身上,确实可能存在烧伤的危险;或者加热的方式不正确,只是加热了玻璃罐的边缘,不仅可能造成烫伤,还有可能造成罐内的负压太大或太小,无法带来相应的治疗效果。因此,拔火罐看似简单,但其实有十分专业的操作方法,建议最好到正规医院做拔罐治疗。
提醒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拔罐
  拔罐虽然是一种养生方式,但并非人人适合。陈兴华说,体质虚弱的人不能随意拔罐。孕妇、老年人、皮肤感染的人群,不建议拔罐。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人群,也要慎重选择拔罐的方式。例如阳虚的人因为痛症需要拔罐时,相比一般体质的人,拔罐的频率应该有所降低,症状缓解之后,就应该停止拔罐。
  他还提醒,拔罐的时间也不是越久越好,一般建议在10分钟左右。若力度太强,易造成皮肤起水泡甚至破裂,或者单纯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这就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拔罐之后,皮肤毛孔和毛细血管处于开放状态,这时尽量不要对着风扇、空调吹,也不能马上洗澡,避免拔罐处碰水,加重症状。
  另外,虽然拔罐有养生的功效,但并不建议长期采用。陈兴华说,体质较强壮的人,最好隔2-3天再拔;体质虚弱的人,一周不要超过2次。无论体质强弱,一旦症状得到缓解,就应该停止拔罐,待症状出现了再拔。 林恒华 张秋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