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今年晚稻中后期病虫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防控形势严峻

我省打响晚稻“虫口夺粮”战

  □本报记者 俞霙
  本报讯 8月17日至18日,省农业厅在金华召开全省推进绿色防控暨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会。会议强调,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切实做好晚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控工作,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17日,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的农业局分管领导,各市、县(市、区)植保站负责人、有关植保专家等130余人,考察了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杨林畈国家级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交流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经验。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一令人陶醉的田园风光,如今已成了杨林畈千亩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常见的景象。据金华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6年以来,该示范区通过增加生物多样性,保育害虫天敌进行生物杀虫等措施,区域生态得到恢复和构建。2015年,示范区的化学农药使用量比非示范区减少90%多,产量保持稳定。
  杨林畈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正是我省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和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记者从省农业厅相关部门了解到,2012年以来,我省积极推广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农药使用量年均下降2%以上。尽管成效明显,但短板仍在,过于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为进一步推进绿色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加大绿色防控技术试验与示范,加快绿色防控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与推广。
  当前正是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期。据专家的会商分析,预计今年晚稻中后期病虫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防控形势严峻。会议要求各级农业植保部门,严格执行“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的病虫防控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高度重视晚稻病虫发生的监测,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警报;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晚稻病虫应急防控预案,在防控资金、物资、装备、人员、技术等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加强农药市场监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药”;组织植保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巡回指导,帮助农民落实病虫防控措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