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种植业

“十二五”,我省茶产业交出漂亮答卷

  •   编者按:今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省茶产业发展“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的目标。8月11-12日,全省茶产业传承发展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松阳召开,全面打造浙江茶业千亿产业的号角已经吹响。本期,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近年来浙江茶产业的发展成就。
      据农业部门统计,“十二五”期间,浙江茶产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五年间茶业总产值增加了59.2%,茶园面积增9.33%,茶叶产量增6%,充分显示了我省茶产业的活力,从中也不难看出我省茶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成效,为“十三五”浙江茶产业提升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政策到位、集中扶持,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接连出台政策文件,对茶产业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2011-2013年,省里每年安排2000万元左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014年开始,启动中央财政立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茶产业提升项目,每年安排中央专项扶持资金5000万元,对重点产茶县进行集中扶持。其中,首批11个县提升项目已完成建设,建成高品质标准茶园3.44万亩,改造茶厂 37家,新建名优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21条,带动项目县110多万亩茶园提质增效,平均亩产值达6659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20元。同时,茶园基础设施的改善,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果转化、科技支撑,产业技术进一步提升
      过去5年,我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对茶产业的科研投入力度前所未有。特别是投入4000万元的茶产业“十二五”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对茶树新品种、名优茶机采技术、连续化生产线、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等关键技术进行集中攻关和成果推广,共培育国家级茶树新品种4个、省级新品种3个,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县 19个、建立高效生态优质茶园基地79个,建立茶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和茶资源食品加工应用示范企业134家,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面积9.9万亩,技术成果覆盖230余万亩。累计获奖成果101项,名优茶机采机制技术日渐成熟,困扰名优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劳动力依赖问题有望突破。同时,专项支持三农六方合作、省茶叶科技创新团队、省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茶叶技术推广专家团队等平台,开展了140多项茶叶科研与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有效推动了茶产业技术进步。到2015年,全省茶园标准化技术推广面积达236.4万亩,占总面积的80.7%,无性系茶树良种面积达 206.2万亩,良种率达70.3%;创建标准茶园49.7万亩,完成初制茶厂改造3508家。
    样板树立、典型推广,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为进一步深化茶厂优化改造,我省自2013年启动标准化名茶厂建设,通过有序组织、政策支持、技术支撑、授牌鼓励、示范推广等措施,大力推进茶叶加工标准化、清洁化、规模化与连续化升级,三年共建成“环境优美、设备先进、管理规范、品牌突出、规模生产、效益明显”的省级标准化名茶厂95家,有效带动了我省名优茶加工升级。到2015年,全省已有37个县、101家茶企、140条生产线投产,年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以上,实现产值17.59亿元。标准化名茶厂创建作为我省茶产业现代化的一个亮点工程,得到农业部的重视和各兄弟省的高度关注,先后有50余批来自全国产茶区的同行考察学习。
    市场拓展、品牌推介,产业影响进一步扩大
    “十二五”是茶叶消费趋势发生重大转型的一个时期,我省坚持把开拓市场、提升品牌作为产业发展增效的重要途径。一是办好浙江绿茶博览会,大大提升了浙江绿茶整体形象。五年来,通过在哈尔滨、南京、太原、郑州等城市举办浙江绿茶博览会,累计接待专业客商1.7万家、消费者28万人次,现场对接茶商1300家,达成产销合作意向2.7亿元,并成功实现了20多个地方品牌推介落地,为浙江绿茶品牌提升、产品市场扎实拓展、内外茶商紧密联动、保持浙江绿茶产销两旺良好发展势头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平台作用。二是重视龙井茶品牌打造与管理工作。通过浙江绿茶博览会中的龙井茶专项推广、炒制技艺展示与市民品尝、咨询活动,加大龙井茶中国茶叶第一品牌的宣传力度,同时,还通过加强龙井茶证明商标的管理工作,促进了龙井茶证明商标覆盖面持续扩大。2015年,全省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企业达364家,龙井茶专卖店达598家;全省龙井茶产量2.5万吨、产值44.5亿元,分别占全省茶叶总产量、总产值的14.6%和31.7%。
    功能拓展、产业集聚,全产业链加快发展
    “十二五”期间也是浙江茶业全面实施拓展茶叶功能、转变茶产业增长方式的启动时期。通过举办茶精深加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茶深加工产品博览会,引导茶企参与深加工产品开发,茶深加工产业得到较好推进,饮料用茶、提取用茶、绿茶粉及其他原料用茶等精深加工用茶生产显著增加,到2015年,全省精深加工茶叶转化量已达10.8万吨,培育茶深加工企业55家,实现产值18.97亿元。同时,在各地重视与工商资本介入下,茶休闲、茶旅游、茶养生及茶体验功能得到了较快发展,涌现了包括杭州梅家坞、临海羊岩山、松阳大木山、安吉溪龙乡、龙泉金观音、开化茗博园、诸暨十里坪、苍南五凤香茗园等一批茶休闲养生热点。到2015年,全省涉茶第三产业产值已达43.9亿元,比2010年的22.5亿元增加了近一倍。其中,临海市羊岩山茶文化园年接待游客已达100万人次,中国最大骑行茶园的松阳大木山年游客量已超70万人次,西湖龙坞茶镇被列入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计划3年内投入60亿元资金,围绕“西湖龙井茶”这个中心,打造集茶叶、旅游、文创、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多元化集聚区和最具茶文化竞争力的特色小镇,已完成规划的松阳茶香小镇、磐安古茶场文化小镇建设都在有序推进之中。
      通过全力推进产业提升工作,茶产业效益得到全面提升,2015年我省茶园平均亩产值达6338元,并涌现了松阳、安吉、武义、新昌、余杭等一批亩产值超8000元的高效示范县,其中安吉、松阳2015年茶叶亩产值已超万元,分别达到10800、10200元。
    罗列万
      相关链接:2015年,全省茶园总面积19.45万公顷,比2010年17.79万公顷增加了1.66万公顷,增幅为9.33%,超过1983年18.33万公顷的历史高点,时隔30多年再创历史新高;2015年,全省茶叶总产量17.25万吨,比2010年的16.27万吨增加了0.98万吨,增幅为6%;2015年,全省茶叶总产值(农业)144.1亿元,比2010年的90.5亿元,增加了53.6亿元,增幅达59.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