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典型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打造全产业链模式

松阳茶产业的提升之路

  当一个地方的茶产业发展,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加工企业已经有了较好基础,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市场体系建设也已经比较成熟,再怎么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呢?
  茶业大县松阳的举措是打造集“生态茶园科技示范、精深产品研发制造、茶文化休闲旅游、茶文化养生(养老)、产品交易集散、茶业人才集聚”为一体的茶叶全产业链模式,推动产业“三产联动、三生融合”发展。正是这样的创新实践,让该县以全省4%的茶园面积,生产了全省6%的茶叶,产出了全省8%的茶叶产值,投产茶园亩均产值超万元,亩均效益领跑全省。
产业发展基础实
  松阳是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中国茶文化之乡;“松阳银猴”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中华文化名茶,品牌价值达19.52亿元。该县茶产业众多荣誉和光环的背后,是不断夯实的产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该县始终坚持将茶叶质量安全作为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构建全域绿色安全防控体系。制定颁布了《松阳银猴系列茶生产技术规程》地方农业标准和《松阳茶生产技术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大力实施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种植,全县茶树良种率达95.5%,成功创建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首批农业部标准茶园创建示范县和全省唯一的农业部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
  制定发布了《松阳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茶叶初加工户规范生产的意见》,全面推进茶厂改造提升,累计完成标准化茶厂改造160余家,其中5家列为省级标准化示范茶厂、5家列为省级标准化名茶厂;建成1条全自动智能茶机生产线和8条连续化、自动化茶叶初制生产线;培育省级骨干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4家;2家企业通过了ISO22000认证。
  积极搭建茶叶溯源、监管、查询一体的茶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从茶园到茶杯、从茶杯到茶园”的全程双向监控。该县在各重点产茶乡镇建立标准化茶青市场,全县90%以上的鲜叶通过茶青市场流通。全县已有101家农资经营单位实现了农业投入品进入的备案审查、动态实时监管、购销和使用实名登记、产品质量的追溯,从源头上保证茶叶的质量安全。
  与此同时,该县积极构建“走全国、种全国、卖全国”的茶产业总部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拓展松阳茶产业的发展空间。目前,浙南茶叶市场已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4000多名茶商常驻,辅射带动周边省市茶园1000余万亩,惠及茶农150余万人;市场交易总量连续13年、交易额连续9年居全省同类市场首位,是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市场、中国商品市场百强和全国诚信示范市场。该县在全国10多个省市开设茶叶专卖店、连锁店等经销商154家,拥有茶叶类电子商务网店(企业)200余家,2015年累计销售额达2.19亿元。全县有600余名松阳茶师在贵州、湖北、云南等茶叶主产区经营茶叶基地5万余亩,建立茶叶加工企业60余家,回乡销售茶叶量占浙南茶叶市场销售额近三成。
  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完善发展,为该县茶产业走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设全产业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融合四部曲
  推进产业融合,建设全产业链,该县着重唱好“生产细分、精深加工、农旅融合、文化挖掘”四部曲,推进茶产业从“种茶、饮茶”向“吃茶、用茶、赏茶”多元化发展。
  细化茶农分工,实现“术业专攻”。实施“松阳茶师”“百千万”工程,围绕茶产业发展各个环节,大力推进茶叶种植、加工、经营等环节专业化、规模化,细化产业链环节的行业分工。目前,该县已衍生出茶苗商、茶机商、茶园“理发师”、采茶工中介等各类细分行业,直接从业人员2万余人;培育“松阳茶师”5000余名,茶机商12家;发展采茶中介20余家;年产茶苗1亿株以上。在松阳,只要一个电话,茶叶生产各环节的社会化服务基本都能实现。
  推进综合利用,提升附加价值。该县依托院士工作站、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省茶产业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等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将茶叶加工延伸到医药保健、食品、养殖等饮茶和用茶领域,目前已开发茶提取物、含茶食品、茶保健品等茶资源综合利用产品20余个,年产值超4.6亿元。在2012年国际(杭州)茶资源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暨产品展示会上,该县研发的速溶茶粉、茶叶香肠获得科技奖,茶叶年糕、茶叶熏腿获得创新奖。
  开发茶园旅游,延伸产业链条。围绕打造“古韵茶乡,田园松阳”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品牌目标,该县以茶香小镇为载体,有机结合茶文化、茶产业与休闲旅游业,建设茶文化体验中心、茶香文化街、茶香绿色长廊,打造了一批茶业特色小村,带动周边村民发展茶香民宿,推动休闲养生经济发展。大木山骑行茶园入选全省首批“最美生态休闲健身
  点”,成功创建为4A级景
  区,并先后承办中国浙
  江自行车系列公开
  赛、第八届体育庙
  会、“发现松阳之
  美”定向骑行活动
  等众多活动。
  2015年,大木山
  茶园接待游客超过
  20万人次。
  挖掘茶叶文化,增
  强文化底蕴。该县成立了茶文化研究会,开展茶文化研究和
  艺术创作,推进茶文化与道教文化、耕读文化、养生文化等融合发展。编辑出版了《松阳茶文化》《茶文化百问》《中国茶产业范例——松阳茶》《茶饮料配方与制作》等书籍、资料和《月宫调》《采茶歌》等有关茶的传说故事和音乐;创作了富有松阳特色的茶歌舞《茶山情歌》《欢迎你到茶乡来》《松阳茶歌》,舞蹈《茶乡丰收》《茶颂》,小品《茶乡趣事》,茶道表演《银猴飘香》等节目;开展“茶文化进校园”活动,发展经营性茶馆10余家,培育了绿茶餐厅、孟佳缘茶楼等一批特色餐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