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莼菜是杭州的一道传统名菜,杭州人或者来过杭州的人大都知道莼菜是个什么样子。西湖莼菜又称马蹄草,相传乾隆下江南,每到杭州必点马蹄草进餐。“西湖风味数莼菜,尝后难忘乡土情。”西湖所产的莼菜,以其鲜美肥嫩,数百年来盛誉不衰,不仅味道清香,而且营养也很丰富。其嫩茎、嫩芽、卷叶周围都有白色透明的胶状物,含有较高的胶质和营养成分。据测定,每100克鲜莼菜含蛋白质900毫克,糖分230毫克以及较多的维生素C和少量铁质。若以莼菜与鲫鱼一起羹调,除味道鲜美外,还有消气止呕,治热疽,除疮毒等作用。
由于生产莼菜要具备不少条件,加上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变,如今西湖莼菜产量逐年减少,一些年轻人已不知道莼菜是何物。目前,西湖纯菜已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名录。
西湖莼菜根茎匍匐生长,叶互生,初生叶两侧向中间卷曲,呈条形,长3.3-4.5厘米,附生胶质。嫩梢针状,绿色附胶质。成长叶平展,椭圆形,全缘,纵径11厘米,有突出暗红叶脉16-17条。叶柄长20-25厘米,花有绿色和暗红两种,花柄长20厘米,伸出水面开放。果实略呈纺锤形,含种子1-2粒,种子卵圆形极少。
西湖纯菜为多年生水生蔬菜,定植至初收70天,采收期100天。喜清凉流动水,最适水位深30-50厘米,耐最大水深1.5米,生长期最适水温18℃-24℃,耐水表38℃以上高温。水中茎在4℃以下易受冻,地下茎能耐-5℃的低温。抗病虫害能力中等。宜作汤料,制罐头,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具有特种营养成分。
栽培时,西湖莼菜用茎扦插繁殖。春秋两季均可种植,但以3月下旬为佳。取5-6节茎平插或斜插,株行距80厘米×80厘米,每公顷用种量1125公斤。定植前施足基肥,追肥2-3次,5月上旬-10月底分次采收,6月盛产。一般每公顷产量11250-13500公斤。
省种子管理总站 供稿
生长在水面上的西湖莼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