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打造宜居宜业新农场

  □本报记者 王美华 见习记者 季颖
  走进宁海县青珠农场,呈现在眼前的是满目青翠: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构成一条绿色长廊,一排排防护林苍翠挺拔,成片的瓜果蔬菜令人垂涎,简洁干净的职工宿舍周边鲜花柳荫……
  位于三门湾畔的青珠农场由海涂围垦而成。2006年开始,青珠农场围绕“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力促农场经济繁荣”的目标,积极探索“企业、产业、区域”互联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农场从夯实核心区三大基础、打造三级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着力提升示范能力三方面着手,描绘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的发展蓝图。“为了深入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农场建立了沼气综合利用服务平台、有机肥加工和营销服务平台、沼液综合利用服务平台、农业废弃物回收服务平台等四大平台。”场长高军华说,循环农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浙江东海岸10万亩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涵盖了宁海东部6个乡镇,示范区的核心区就在我们农场。”高军华自豪地说,近年来,农场在坚持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积极推进畜禽排泄物的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农场生态环境,着力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场职工的居住环境。
  4辆沼液运输车,每年4万至5万吨的配送量,每年生产销售1.2万吨有机肥,建起能消化10万亩农作物秸秆的秸秆处理中心……这是青珠农场交出的一份漂亮答卷。不仅如此,农场所属的宁波海联畜牧有限公司和东顺养殖场,年处理猪粪尿液3.6万吨,年生产沼气0.26万立方米。
  美丽农场建设是青珠农场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农场以宁海县大森林建设为契机,全面打造绿色休闲观光园,加强职工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农场先后筹集资金200多万元,用于职工居住区的绿化建设。”副场长葛建斌告诉记者,农场还整治垃圾河、臭河,彻底改变了原来河水污染河道堵塞的状况。记者围着场区走了一圈,只见水清岸净,河面上见不到垃圾。葛建斌说,场里有专门的保洁员清理河道垃圾,农场的生产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存放、定时收集、定时转运,做到了日产日清。
  高军华说,下一步,他们要加快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步伐,以实现农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点评:
  近年来,宁海县青珠农场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推进畜禽排泄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农场的人居环境。如今,农场已成为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核心区,发挥了国有农场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成为浙江乃至全国探索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样板。
方丽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