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农机化

衣服每天被汗水浸透好几次,又被太阳烤干好几次

高温下坚守的农机人

  •   □本报记者 徐琳/文 叶敏/摄
      炎热的夏天,城市里路上行人渐少,而此时的农田里,却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农机手们高温下依然坚守着,收割机、翻耕机、直播机在田野里驰骋。
      8月3日,常山三里江粮食专业合作社的440亩再生稻田开镰收割,合作社理事长游水根忙得不可开交。“我们合作社是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现在几台收割机都在下田作业。”
      32岁的游志胜跟着父亲游水根种粮也有五六个年头了,以前干机械维修的游志胜如今操作农机游刃有余,合作社的各类农机他都会用。“坐在收割机里,感觉像在蒸桑拿。”游志胜顶着高温驾驶着收割机在农田里忙活。“趁着这几天天气好,得赶紧收割,这440亩20天左右就能收完了。”从收割机驾驶室上下来,游志胜的衣服已经彻底被汗水浸透,下来透透气,喝口水,休息一会儿,又马上开始下一轮的收割工作。
      由于早上有露水时不能收割,所以开收割机的农机手们无法避开高温作业,游水根说:“中午12点到下午两点不让农机手下田干活,躲过太阳最烈的时候,也好趁着这两个小时休息休息,防止中暑。”
      这几天,宁波鄞州创宁粮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正高都泡在仓库里,与合作社的其他农机维修工们一起检修、保养各类农机。虽然开着排风扇,但维修工们依然汗流浃背。
      创宁粮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各类农业机械644台,总动力达到5757千瓦,其中耕作机械166台、栽植机械119台、收获机械66台。“为了备战‘双夏’,7月中旬我们就开始检修设备了。”孙正高说,经过半个月多的集中检修,这些收种机械“容貌一新”,随时可投入“战斗”。
      今年获得“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的诸暨草塔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赵维岳算是当地最忙的农机维修工了,要找他并不容易,因为社员们说:“他不是在修农机,就是在去修农机的路上。”
      每到“双夏”,赵维岳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他不仅要做好合作社里的农机检修,还要帮助附近农户的设备解决故障。“我也不知道一天要修几台机器,看故障的严重程度吧,有时候一天修一两台,有时候可能六七台。”这几天,每天汗水浸透衣服好几次,太阳又烤干好几次,一天下来衣服上白花花一片盐渍,硬梆梆的,不过赵维岳毫不在意这些,“修好一台机器,就能让他们早一点完成‘双夏’抢收抢种”。
    宁波鄞州创宁粮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修理工正在检修农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