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观点

能装下“全世界近一半人口”的新城,谁来住?

  据新华社报道,在特大城市限制人口、中小城镇扩容的情况下,一些中小城镇迫切希望加速发展,纷纷提出2020年、2030年人口倍增的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5月,全国县以上新城新区超过3500个,规划人口达34亿。
  《人民日报》之后报道说,类似新闻2014年初就曾爆出,把一半地球人都装进来,的确耸人听闻。这一数字是怎么得来的呢?我国对于规划用地有每平方公里1万人的标准,一般可由规划用地规模倒推出人口规模。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算法只适用于“建设区”规划。而对于大多属于“政策区”的新区来说,并不适用。如果混淆“建设区”和“政策区”,那么占地1.68万平方公里的北京市,规划人口将达到1.68亿,这显然不符合事实。从这个角度,新城新区规划人口达到34亿可能只是个“神仙数”。
  但无论如何,这则新闻还是提醒我们要关注城市发展中的真问题。专家指出,规划、土地、人口三者紧密联系,规划人口“画大饼”,直接的影响就是房地产过度开发,去库存艰难。新型城镇化的新突破应主要靠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手段,靠行政手段增加中小城市数量,会造成严重的资源“空间错配”。
  专家建议,应在区域和省一级对发展方向、人口规划进行统筹,探索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规划相结合。一些基层干部表示,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规划,协调好“一张蓝图绘到底”和城市实际发展需要,注重规划的延续性和科学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