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文化人儿,得读多少书才能抚平心头强烈的求知欲,才能认可自己眼中的自己呢?!英国女作家摩根女士给出了答案:196。“全世界195个主权国家”,加中国台湾地区。她要遍读这些地方的书籍——一本小说、一部传记或是一册短篇故事集。
英国每年出版的外文书英译本只占总数的4.5%,所有官方语言是英语的国家也都差不多。摩根不愿错过那些“用其他语言写就的精妙绝伦的故事”。2011年年底,她注册了个人网站“一年阅读整个世界”,以一种极为谦逊的姿态发出请求,把空白留给了万能的网友。几小时后,摩根开始收到回复。很快,为她提建议者的身份突破了朋友的朋友。从瑞典到帕劳,很多作家、译者都无私地提供了市面上买不到或还未面世的作品英译本。
摩根一周工作5天,读4本书。就在这并不宽裕的时间里,她领略了19世纪南非国王率众抗击葡萄牙侵略者的英勇,见证了土库曼斯坦一场隆重的小村婚庆,感受了安哥拉一棵大树上狂欢派对的气氛,甚至了解了科威特人对英国言情小说《BJ单身日记》的看法。
搜罗着、阅读着,摩根收获了故事、知识、美丽表述之外更多的意义。比如,组织一群人,共同进行一次富于创造性的尝试。比如,接纳或挑战那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生长出的思想,让头脑更清晰,也让看待世界的视角更加广阔。最重要的是,对于摩根而言,那张写满了国名与地区名的兀长书单,如今已有了生命。每一个名字都意味着一段翻山越岭而来的故事,每个故事背后都有一场陌生人互信互助的交往,而每一次交往带来的,都是书籍和这个时代能给予人类的伟大力量。
(摘自《中国青年报》 秦珍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