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通讯员 何伯伟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协会获悉,由浙江星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的“栀子产业提升项目”日前通过国家工信部审批,入选首批“2015年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中药材提升和保障领域项目”。据了解,全国仅30家企业入选该项目,“星光公司”是我省唯一入选的企业。这是我省做大“栀子花经济”重要机遇。
我省栀子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700余年。全省现有栀子栽培面积6万多亩,主要分布在平阳、苍南、文成、泰顺、淳安、安吉、天台等山区县,栽培品种主要是黄栀子和大果水栀子,其中平阳县是我省黄栀子种植大县,共有1.52万亩。
药食两用,种植成本低
初夏时节,平阳县农村的很多山头被洁白色的栀子花装点得十分漂亮。这些黄栀子是山区农户陆续开发种植的。
“栀子花的花期只有10天左右,花谢后就开始慢慢长果子,等到11月份即可采果。”平阳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黄栀子种植后,一般在第三年结果投产,第五年进入高产期,正常亩产量在1300-1500斤,经济寿命在25-35年。
省中药材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温栀子、温郁金、温枳壳和温山药并称为四大温州道地药材,栀子属卫生部颁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栀子花可以提取栀子花纯露和精油,栀子果具有清热解毒、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口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等症。栀子果含有黄色素,可提炼食用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
近年来,市场对栀子需求日渐增加。2012年底,栀子的干果市场收购价每吨高达4万元。近年来,其售价有所回落,今年收购价每吨约在2万元左右。平阳等地从事栀子生产、加工的农户,仅此一项,年人均收入可增加1万—1.2万元。
由于栀子的种植成本低、效益好,这几年发展较快。如今,平阳县的黄栀子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零星种植,到2015年底,全县的黄栀子种植面积达1.52万亩,基地主要分布在昆阳、萧江、腾蛟、山门等地,成为我省黄栀子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县。全县有38家企业和合作社、800多户农户从事栀子产业。
全产业链开发桅子经济
“但是,单纯种植出售栀子,产业链短、附加值较低,栀子种植企业和农户的生产风险也很大。”平阳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全国黄栀子种植规模越来越大,黄栀子市场受到冲击,波动较大,价格起伏也大。2014年,栀子干果的最低收购价每吨仅8000元,。
浙江星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成功开发出栀子籽油,目前该产品标准已通过了省内外食用油专家组审定。省中药材行业专家指出,从作为药材出售初级产品栀子,向作为食材进行深加工开发转变,可降低栀子种植的市场风险,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浙江星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栀子全产业链开发的农业科技企业,主要从事黄栀子种植技术、品质管理和栽培模式的研究,并联合、依托科研院校对黄栀子进行全面的开发。
这次列入国家工信部扶持项目,为公司进一步开发栀子产业提供了良机。根据规划,星光公司将建2万亩黄栀子种植基地,年产黄栀子鲜果1万吨,并对黄栀子进行全产业链开发,打造全国最大的栀子生产基地。通过该项目实施,公司将从中药农业模式向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黄栀子全产业链开发公司转型,做精做长黄栀子全产业链。
今年,平阳县成功举办了第三届莲花山栀子花文化节。在平阳莲花山上,洁白的栀子花漫山遍野,花香四溢,游客纷至沓来,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目前,平阳县有关部门正加快栀子新良种的选育和推广,推行标准化种植,加大深加工技术研发。业内专家认为,全产业链开发,有望使不少栀子种植大县增添又一特色产业。
链接:
栀子,又名山栀子、黄栀子,属龙胆目茜草科栀子属,是卫生部颁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它的花、叶、果实、根均可入药,是一种优质的中药材,具有泻火除烦,益智解郁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忧郁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尤其是它的果实,上火的人可以用它来泡茶喝。除药用外,栀子花还可以用来做美食!凉拌栀子花、油炸栀子花、栀子花炒小竹笋、栀子花鲜汤……
栀子可以种在阶前、池畔和路旁,点缀庭院,也可以做盆栽、插花……